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方便

出自:《天台教学辞典 》

十波罗密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能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为向上进展之方法。诸经论中常用此名词,归纳其意,可分四种:

1. 真实法: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根机,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

2. 般若实智:般若达如之慧;方便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

3. 权实二智:皆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示化之法门。

4. 为证悟真理而修加行。

‘法华文句’卷七:法用、能通、秘妙等三种方便,其中,应藏、通、别三教之对象所施,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实门,为能通方便;法华为前权教秘,以法华圆教而开显,此秘即妙,为秘妙方便。

同书复举体外、同体二方便,真实体外之方便称体外方便;方便即真实,称为同体方便,又称体内方便。诸佛之随他意语、随自意语即属后者。

此外‘摩诃止观’卷四上,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别方便远近。即:藏教以三贤为远方便,以四善根为近方便;通教以十信为远方便,以三贤为近方便;圆教以名字之二十五方便及观行五品为远方便,以相似之六根清净为近方便。

‘净名经疏’卷三,举自行、化他、自他等三种方便。其中诸佛及四十一位菩萨,能悟知不可思议二谛理即自行方便;在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已了知之诸菩萨,不断除烦恼,而平等地在界内、界外宣扬种种教法,即化他方便,合以上即所谓自他方便。又据‘摩诃止观’卷四,为修圆顿止观之準备,须先备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种方便。所谓具五缘即: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閑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呵五欲即劝修行必诃责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五盖即指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种烦恼心。调五事即调食、眠、身、息、心五事。行五法即行能生善法之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般若经卷三二八、旧华严经卷三七、瑜珈师地论卷四五、十地经论卷一、法华经义疏卷四、法华文句(会本)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九]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