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阿赖耶识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a1 lai4 ye1 shi4]

梵语alayavijnana前半的音译,后半的意译。玄奘以后,新译的译语,亦写做阿罗耶识;于真谛(Paramartha)等人的旧译,是译为阿梨耶识、阿黎耶识。亦略称赖耶、梨耶。阿赖耶是藏之意,亦译藏识。又称无没识。大乘的唯识思想,立为比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更根源之识。主张森罗万象悉从阿赖耶识生起之说,称为阿赖耶识缘起(赖耶缘起)。于地论宗是认为有比六识更根源之识,而立阿梨耶识为第七识,又立更根源的心,谓此是不受迷之烦恼所污染的清净识,称为真识。于北道派是谓阿黎耶识具备其体,但、南道派的法上是谓其为充满苦恼的生死本源,并非体,而为用(从体显现的作用)。集南道派大成的净影寺慧远,认为尚有比六识、第七识的阿陀那识更根源之识,而立无没识为第八识,谓此是清净的真与受烦恼所污的妄并存的真妄具相识,清净的真之层面称阿赖耶识,即真如识、如来藏识之意,故称藏识。此外,又举阿摩罗识为第九识,定位为本净真心,谓此是生命(心)的本体,而第八识、清净的真之层面,即阿赖耶识是随缘而隐、而显(随缘隐显),故为用。于摄论宗是在前五识、第六识的意识、第七识的阿陀那识之外,另立第八识的阿黎耶识。谓此阿黎耶识是真妄并存的真妄和合识,妄之层面具有生起、维持心身的作用,带来果报。真之层面是得悟而助解脱的本性(解性)。但与地论宗同样是根据之说,才立阿摩罗识(无垢识)为第九识,将之视同真如、自性清净心,定位为生命的本体。谓业之果报的一切法是以恶业为种子,依阿黎耶识的妄而生起;悟之清净的境地是以听闻正法而信受的行为作种子(闻薰习种子),依阿黎耶识的解性而生起。此与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不同。将观八识者定位为方便唯识,观第九识者为正观唯识。于法相宗是在前五识、第六识的意识、第七识的末那识之外,另立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为根源之识。清净之识虽谓阿摩罗识,但、终究是属于阿赖耶识中,不受烦恼、业所污染的清净部分(净分),并不认为有比第八识更根源的第九识。谓第八识有三种的性质,立为贮存善恶业之种子的一切种子识,即阿赖耶识(藏识),从种子生出果报的异熟识,以及产生、维持心身的阿陀那识。主张生命本来具有悟的种子(本有无漏种子),同时又严峻区别为依种种因素而起生成变化的存在、现象(有为法)之识,以及识转而获得的智能与不起生成变化的存在、现象(无为法)之真如。御书开目抄(第二三九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