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阿育王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a1 yu4 wang2]

Asoka。古印度的王。巴利语是谓Asoka。汉译是音译为阿育、阿输迦等,意译无忧。生殁年不详。在位期间,据称是公元前二六八年~前二三二年左右。亦自称天爱喜见王。以摩诃陀(Magadha)国为根据地,将分裂成各王国的印度予以统一的孔雀(Maurya)王朝第三代君王。该王朝始祖旃陀罗笈多大王(Chandragupta)之孙,频头娑罗王(Bindusara)之子。据说最初为人残暴,甚至被称做“暴虐阿育”,即位时曾兄弟阋墻。即位九年,征服印度东南部的羯陵伽(kalinga)地区(今之奥里萨地区),除南印度的一部分,几乎已统一全印度。征服羯陵伽时,据说曾杀害约十万人,更俘虏约十五万人。阿育王可能是在此一事件的两年前归依佛教,对此惨状深切反省,而更对佛教倍加尊崇。其后,阿育王停止以武力征服,而以法(dharma)的统治为根本。其法是亘及今世与来世,带给世人利益,要求实践者。放弃战争,推行和平主义的政治、福祉政策、和平外交,并基于佛教的慈悲精神,对各宗教采取宽容态度。其内容是藉由许多刻在石柱、磨崖(将山崖磨平者)上的敕令(法敕)等,而为人所知。设有人与动物的二种医院、挖凿许多井泉、栽培有益药草、于街道植树、建造休息站等,兴办社会事业。又每五年派遣巡察使赴地方查访民情,且不同以往的严刑峻罚,而采宽刑主义,至其即位二十六年,曾行特赦二十五次。又与边疆民族、外国人亦保持亲睦,曾派遣使节、传道师赴叙利亚、埃及、马其顿、南印度、斯里兰卡、克什米尔、犍罗等的各地。据说,曾先后派遣王子(或王弟)麻哂陀,以及公主珊迦密多前赴斯里兰卡,末田提(Madhyantika)前赴北印度的克什米尔、犍罗地区。阿育王虽重视佛教,但对耆那教、婆罗门教、生活教派(aj1vika。邪命外道)等亦予援助,保护信仰自由。又严诫佛教教团的分裂,并在其治理下亦曾进行佛典结集。以佛教保护者而备受爱戴的阿育王事迹,见于等的种种传承、传说。于第二十三卷(大正第二卷第一六二页)说有阿育王的过去谭如下:释尊在王舍城乞食时,有上姓(即德胜童子)、次姓(即无胜童子)的二童子在沙堆中嬉戏。二人遇见释尊甚喜,德胜童子向释尊供养细沙(沙饼),无胜童子合掌。因此,释尊对侍者阿难说:“此童子于我灭后百年,将在华氏城(Pataliputra)成为转轮。姓孔雀,名阿育,依正法治国,供养八万四千塔,使无量众生安乐”。据称,后来出生为频头娑罗王之子,德胜童子名无忧,无胜童子名离忧。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