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身
读音:[bao4 shen1]
将佛的特质从三个观点加以说明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之一。谓累积成佛之因的修行,而具备其果报所显现智能等卓越特性的层面。佛是一体,但对尊崇他的众人而言,由于自身机根的不同与佛随应此机根的说法不同等等,而被看成有种种的层面。因而,建立种种的佛身。身是梵语迦耶(kaya)的译名,意味身体、本质。活在现实社会的肉身之人的层面,称为生身、色身。而超越生身的层面,亦即内心所悟之法的层面则称为法身。于部派佛教是将构成此法的项目予以分析、罗列,就此法身亦罗列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分法身等,佛所具备的特性(功德)。于大乘佛教是随着菩萨思想的发达,而认为具备有藉由长远菩萨行所获得卓越特性的佛之层面。又结合永恒性与具现性的二个层面,而讲说永远存在、具备救济众人的功德之佛身。此被视为报身。从四世纪至五世纪左右,世亲等人的瑜伽行派(唯识学派),就佛身整理出综合学说的三身说。此三身为法身(或自性身)、报身(或受用身)、应身(或变化身)。其中,法身?自性身是谓,佛永恒普遍本性的法之层面。与部派佛教不同,并非项目罗列,而是谓法性?真如等,普遍性、根源性的事物。报身?受用身是谓,自身享受因行所带来功德的层面(自受用身),同时亦是教化他人使令享受的层面。其中,前者称为自受用身、自受用报身,后者称为他受用身、他受用报身。应身?变化身是谓,永恒普遍之法随应众生的机根,改变形态而应现的层面。于此三身说,法身?自性身是被视为永恒普遍性的事物,且遍满法界(将现象?存在一切包摄在内的世界、全宇宙)者,并认为此是应众生的机根而生其它的二身。报身?受用身是被视为将作佛的功德实现于自身与国土者,并认为具有种种特征所庄严的身体,住在净土。天台大师智顗于第六卷下云:“就境为法身,就智为报身,起用为应身”(大正第四十六卷第八五页),指出与此悟觉对象的真理相即的层面是法身,与觉知此真理的智能相应的层面是报身,此法与智能应缘而于现实社会生起慈悲等的作用相即的层面是应身。并且,此三身难分而具于一身。又于报身有自受用报身与他受用报身的区别。自受用报身是自己内心所证得之法的功德予以领受之身;相对的,他受用报身是为利益他人而示现之身。此他受用报身是表示佛救济众生的作用,故亦被定位为应身。但是,报身是随应机根已调熟的众生,即所谓初地以上的菩萨,而于诸经典示现的庄严佛身,于应身之中亦被定位为胜应身,有别于随应其等以下机根的众生而示现的劣应身。关于报身所住的国土,是谓四土(常寂光土、实报无障碍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中,自受用报身住于实报土,他受用报身的胜应身住于方便土。同时在天台宗又认为,本门所说久远实成的释尊,是法、报、应三身具足的报身,而且此为其生命本来具备的本质,故称为本有无作之三身。又说,离开凡夫所居住充满苦恼的娑婆世界,并无特别的净土存在,娑婆世界就是久远之佛所住的常寂光土。日莲大圣人贯彻不惜身命的忍难弘通,以一二七一年(日本文永八年)九月十二日的龙口法难为契机,开显内证久远元初之自受用报身的境地,示现救度末法一切众生的本佛立场。而于大圣人的佛法是说示,虽为末法劣恶机根的凡夫,只要信受妙法,立即可于其身开显其生命本来所具备久远元初之自受用报身如来。此久远元初之自受用报身如来,是生命本来所具备的本有无作的性质,为具备三身功德、三身即一身的佛身,故为无作三身。见宝塔品第十一有云:“若有能持,则持佛身”(法第四一六页),关于此文,是解释为:“奉持法华经者,信持我身为佛身也”(第七七五页)。于末法今时,依受持日莲大圣人所图显三大秘法之御本尊,不改凡夫之身,即可开为佛身。关于此事理,有云:“信心强盛,唯无余念,唱奉南无妙法莲华经,凡身即佛身”(第九○六页)。日本大石寺第二十六世的日宽于(文段集第五三一页)、(六卷抄第二○○页),引用天台化法四教的四身说,并依据之义,将诸经所教示的佛身观整理成“六种释尊”(详“释尊”项之六种释尊)。天台宗是以本门的久远实成之释尊为自受用报身,惟依“六种释尊”之说,此为本门文上的教说,属于本果位的色相庄严之佛身,故予定位为应佛升进之自受用身。又相对指出,久远元初之自受用报身才是属于本因位的名字凡夫之佛身,本有无作的究极、根源之佛身。御书开目抄(第二一六页)四条金吾供养释迦佛事(第一一九○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