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ding4]

梵语三摩提(samadhi)的译名。谓心定于一处不动、不散乱的精神作用及其状态。“散”的相对词,戒定慧三学之一。亦称定学。即三昧、禅定。静虑之义。亦称等至。视为佛道修行的根本。第六卷云:“云何名定?所谓定者,意不退还,日进不却。三七二十一日,寂然无想…意不错乱,便得禅定,意乱失次”(大正第四卷第六三九页)。第十五卷云:“何谓定?烦恼未断者,欲染断,正断、寂静,瞋恚、愚癡、烦恼障碍、覆、盖、诸缚恶行灭,正灭、寂静…是名定”(同第二十八卷第六三○页)。又、(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行者亦尔。为智能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同第十二卷第一一一一页)。定有各种。(1)小乘教的三禅。于小乘教是就静心的方法,立有三种禅定。一是味禅,二是净禅,三是无漏禅。云:“得禅定一心,心不分散,智能清净,譬如油灯离风处,明清净…是诸禅定,有三禅。味、净、无漏也”(同第二十八卷第九七四页)。第二十八卷云:“初味等至,谓爱相应,爱能味着,故名为味。彼相应故,此得味名。净等至名,目世善定。与无贪等,诸白净法,相应起故,此得净名…无漏定者,谓出世定,爱不缘故,非所味着”(同第二十九卷第一四六页)。因此,第一的味禅与对物事起爱着之念同样,将心味着于一境称定。第二的净禅是谓有漏世间的诸善之定,具判断法性、佛性的智能,脱离心的爱着,境界分明。第三的无漏禅是禅定不漏之义,谓透彻的禅定,离三界,而证果确实者。(2)权大乘教的禅定。于大乘教是说菩萨的修行有六度(六波罗蜜)。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其中的禅定即禅定波罗蜜。第十七卷云:“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閑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能,以度一切…问曰:行何方便,得禅波罗蜜?答曰:却五事,除五法,行五行”(同第二十五卷第一八○、一八一页)。(3)止观的四种三昧。进入像法时代,天台大师讲说,其中阐明修行禅定的方法有四种三昧,即: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的各三昧行,为正修止观的助缘,以助悟极理的一念三千之理。(4)末法的定。进入末法,日莲大圣人将禅定的当体以三大秘法的御本尊图显出来。故、三大秘法中,本门本尊是配于戒定慧三学中的定,称为虚空不动定。御书一代圣教大意(第四一一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