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法华取要抄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fa3 hua2 qu3 yao4 chao1]

一二七四年(日本文永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日莲大圣人五十三岁时,从身延写给下总国(今之千叶县)富木常忍的书信(第三五○页)。略称。明示要中之要、三大秘法的南无妙法莲华经才是末法弘通之本尊。十大部之一。本书的亲笔现存中山法华经寺。云:“六、观心本尊抄一卷。七、取要抄一卷。八、四信五品抄一卷…已上三卷赐因幡国富城庄本主,今常住下总国五郎居士日常,正本存彼处”(第一六九六页)。另于日本大石寺又存有日兴上人及日目上人的抄本。根据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的所述,题号中的“法华”二字是表示将释尊一代说法中的尔前经予以舍弃,只采用;“取要”二字是表示广、略、要的中,将广略的舍弃,只取肝要,因此,取名。内容可大致分为三段,即:(1)将一代圣教从教法、教主两方面阐明其胜劣,指出才是最殊胜的经典。(2)尤其是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已指出是为释尊灭后,末法的日莲大圣人而说,并明示其眼目是在末法时期。(3)阐明末法流布的大法为之肝要、三大秘法的南无妙法莲华经,并教示舍广、略而取要之,即“妙法莲华经”五字的理由。题号的“法华”又通达三段,“取要”则限于(3)。本抄更举出当时天灾地变的现证,这都是因为诽谤正法行者的大圣人之故,明示末法广宣流布的先兆。而题号又含二意:(1)叙述如来取要付嘱之意,(2)叙述日莲大圣人取要弘通之相。正因其叙述日莲大圣人取要之,即三大秘法的南无妙法莲华经,而于末法弘通之相,故名。又于本抄的题号之下所述:“扶桑沙门日莲述之”,即在明示末法本佛、日莲大圣人以久远元初自受用身的行仪,传扬久远之法的南无妙法莲华经,广为说法教化之意。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道庆(唐常州弘业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慧因(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慧皓(唐安州方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法祥(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静藏(唐终南山玉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圆光(唐新罗国皇隆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海顺(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昙藏(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神迥(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僧凤(唐京师定水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道岳(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功迥(唐汴州慧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神照(唐汴州安业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道杰(唐蒲州栖岩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神素(唐蒲州栖岩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法护(唐东都天宫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玄续(唐蜀都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慧壁(唐苏州法流水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智琰(唐苏州武丘山)[《续高僧传》卷十四] , 道基(唐益州福成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道愻(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頵(唐京师崇义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道宗(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三慧(唐京师灵化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頵(唐苏州通玄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法恭(唐苏州武丘山)[《续高僧传》卷十四] , 智正(唐终南山至相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棱(唐襄州紫金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智拔(唐襄州常济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瑜(唐荆州玉泉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