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读音:[fan2 nao3]
烦恼的意涵梵语klesa等的汉译词。令身心烦闷、苦恼的作用。亦称“惑”、“结使”等。视为可使正确判断产生错乱,妨碍佛道修行者,于佛教有种种分析,并作出种种分类。烦恼的种类以贪(不知满足、永无止境的贪求)、瞋(对不满意的事物起愤怒)、癡(于根本真理、正法一无所知的愚蠢)的三毒为最基本,其中又以癡(无明)为最根源者。进而又说,可大别为根本之物(根本烦恼)与衍生之物(随烦恼、枝末烦恼)二种。所谓根本烦恼,概可举出感情、情绪方面的烦恼,即贪、瞋、癡、慢、疑,与理性、知性方面的烦恼,即见(恶见)等。其中,前者的作用是属于慢性的,故称为五钝使。至于后者,可区分: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五种,称为五见。相对于五钝使,其作用属于急性的,故称五利使。由这些根本烦恼所衍生的随烦恼,依唯识之说,概可举出: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另依是举出睡眠、悔的二者,取代其中的失念、不正知、散乱。天台大师智顗是将一切烦恼予以分类为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其中的见思惑是谓,理性、知性方面的烦恼,即见惑(亦称修惑。五钝使)与感情、情绪方面的烦恼,即思惑(五利使)。尘沙惑是断除见思惑而仍残留的烦恼,谓大乘菩萨为教化众人,必须通达无量无数的法门(包含与社会整体相关的知识),而就此等所应学习的对象所引起无数无量的迷惑。无明惑是谓于根本真理、正法一无所知的根源无知或愚蠢,为断除前二惑的最高位之菩萨亦仍残留的根源烦恼。矅引起烦恼的原因关于烦恼的起因,第八卷有云:“烦恼因者,谓六种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诸烦恼”(大正第三十卷第三一四页)。烦恼的克服于小乘是将烦恼视为实体,经由几次生的长远期间,从事种种阶段的各式各样的修行(历劫修行),断尽无数的烦恼,才能得悟(菩提),而避免行恶业,从经历痛苦的生死境涯(轮回)中,挣脱、解放出来(解脱),获得绝对的平安境地(涅槃)。在这个立场上,由于烦恼而处于迷惑境涯的九界众生、与证得菩提而实现佛界的佛之间,有甚大的绝隔。相对的,大乘则是根据“空”的思想,认为一切的存在、事象并无永远不变的实体,将烦恼亦视为空,不视作实体。但在以外的方便大乘,是认为九界的众生须以历劫修行,灭除无数烦恼的作用,才能证得菩提,这点则与小乘并无不同。而于是说,九界的众生本来就已具备佛境涯的佛知见(佛界、佛性),依信受妙法就可开显出来;又明示久远实成的释尊具备菩萨的生命,讲说九界与佛界互为具备(十界互具)。依此教示九界与佛界在本性上并非不同,而是一体不二;认为不是厌离、断灭九界(厌离断九),而是凭着此身的原貌就能成得佛果(即身成佛)。不须将招来九界果报的因业,以及引起此业的烦恼断除,立即就能开显自身内具的佛界,而得菩提,建立起不但不受烦恼所束缚,反而能加以活用的智能与慈悲洋溢的绝对安稳境涯。如上所述,于妙法的真实教说,烦恼与菩提难于分割而为一体,故谓烦恼即菩提。又以迷之九界众生的苦恼生死原原本本就能开显成悟的境涯,而说生死即涅槃。从妙法的此一立场来看,于小乘教认为必须断灭烦恼才能从苦恼境涯中获得解脱的立场,终究需要将生命本身归于虚无(灰身灭智),因而无异是将可以领略幸福、平安的主体亦失去了。于日莲大圣人的佛法,信受大圣人将自身生命所具备的妙法予以图显出来的三大秘法之御本尊,于自行化他皆唱南无妙法莲华经时,实践者自身的生命本来所具备的佛界就能开显,而即身成佛,形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建立起永不动摇的绝对幸福境涯。御书覆大田夫人书其一(第一○四五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