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方便品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fang1 bian4 pin3]

即方便品第二,迹门十四品中的要品。题号题号的方便是谓三方便中的秘妙方便。三方便是指,法用方便、能通方便、秘妙方便。题号的方便并非法用、能通方便之意,而是表示在尔前权教秘而不宣之理,已在阐说详尽,故仅限于秘妙方便之意。秘妙方便之意是谓,在尔前秘而不宣三乘即一佛乘故称秘,在该品明示“开三显一”故为妙,秘名为方,妙名为便,故称方便品。第三卷上云:“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方,即是真秘”(大正第三十四卷第三六页)。第三卷下(同第三十四卷第二○九页)称,该品在三方便中亦是约于第三的秘妙而作解释,的“即是真秘”的即字,因为是妙,故谓即,解释为圆之意。方便品的意义方便品在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以五重三段而言,第二重、法华一经十卷三段中的正宗分,是从该品至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十九行偈为止的十五品半;在第三重、迹门熟益三段,则从该品至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为止的八品是正宗分。八品全体虽是迹门中的正宗分,惟其它七品所说的内容,是对方便品一佛乘的秘法、理之一念三千法门而作的譬喻、授记等,迹门中的主要意义悉皆含于方便品,所以是迹门中的肝心。以众生之机而论,方便品在三周说法中,是属于法说周的正说段。上根声闻的舍利弗听闻“十如是”、“略开三显一”的说法,开悟诸法实相的妙理,而于譬喻品获授华光如来的记别,此是因为略显一念三千的缘故。方便品才是释尊本怀所叙述本论部分的最初一品。相对于一切经中,正说中的“正”寿量品,方便品则是居于“傍”的位置,可说是扮演所谓伏笔的角色,以连贯寿量品。其次,由方便品说示的内容来看,方便品的最大意义在于阐明“开三显一”的法理。方便品所说的“开三显一”是意谓,开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教,而显一佛乘之义。此“开三显一”又有广与略的二义。从方便品开始至“十如是”下面的偈文为止,是“略开三显一”。说述十如实相,且约于诸法实相,以阐明理之一念三千,说示略一念三千、一佛乘之义,故称“略开三显一”。而十如是、百界千如的法理与寿量品的事之一念三千相对照时,因未说示三世间,所以姑且称为理之一念三千。再予详作阐说的,即是“广开三显一”。从方便品长行的“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法第一二七页)一文开始,至人记品第九为止的譬喻、授记等,即是此意。长行有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第一二九页)。此“开示悟入”的文字,是九界即佛界的依文,也是十界互具的文字,且开显二乘作佛的深义。如上所述,将开三显一、二乘作佛、九界即佛界、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等的深义作一说明。方便品的大意扼要说明方便品的重点,即在于教行人理的四一开会。若约于教,则是三乘即一乘;约于行,则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约于人,则二乘作佛;约于理,则是诸法实相、四佛知见;就此四者而说示显一。首先,释尊从三昧而起,向对告众的舍利弗说,诸佛智能甚深无量,其智能门难解难入,所以说,释尊自成佛以来,一直演说种种因缘、譬喻、方便,以引导众生。接着阐明第一希有之法的“十如实相”,教示“略开三”。大众听闻略开三的说法,欲更知其所趣,经舍利弗三请之后,释尊便欲说示“广开三显一”。此时,五千上慢的比丘礼佛而退,释尊才说明一大事因缘、四佛知见。如此阐说“广开三显一”,并教示一佛乘的意义。然后明示,以三乘调熟众生机根,最后才说一乘究竟法的化导方法与五佛相同,末尾则是说示佛出世的功德。读诵方便品的意义方便品与寿量品都是日莲大圣人佛法的早晚勤行时所读诵的经文。读诵方便品的由来,一为所破,二是为借文。末法修行的正行,是向三大秘法的御本尊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助行则是读诵方便品、寿量品。其中,读诵寿量品是正,读诵方便品是傍。日本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的有云:“当门所修二行之中,初、助行者,读诵方便寿量两品,助显正行甚深之功德,譬如灰汁之助清水,盐醋之助米面之味,故云助行。此助行中亦有傍正,方便为傍,寿量为正。是则由于远近亲疏之有别故也。虽有傍正,俱是助行”(六卷抄第二一八页)。读诵方便品是当作寿量品家的方便品,即视为体内的迹门而读诵。同抄又云:“此是寿量品家之方便品也。宗祖所谓『予所读之迹门』者,此也。予所读之迹门含有两意,所谓一为所破,二为借文。故、开山上人曰:『一为所破者,方便讲读之元意,只是牒破之一段;二为借文者,借迹之文证,显本之实相』等云云。今谨解曰,文文句句,自有两边,所谓文义也。文是能诠,义是所诠,故于读诵,亦成两意。是则,约所诠之边为所破,约能诠之边为借文也。故为所破者,即破迹门所诠之义;为借文者,借迹门能诠之文,显本门之义也”(同第二一九页)。有关读诵方便品,自古以来即有疑难,破折天目的邪义云:“至方便品之疑难,汝尚未辨法门之立破,恣为蔑视祖师之添加,重科非一,罪业如上。若欲知之,须如以前,往诣富山,更为习学,作宫仕可也”(第一七○七页)。又以“读不问答”而闻名的,则有日代日仙问答。此是一三三四年(日本元弘四年)一月七日在大石寺上莲坊,由摄津阿阇梨日仙发问,本门寺日代回答,就应否读诵迹门方便品而进行的议论。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蒐齐自古以来的种种谈义,在中详说只限读诵方便寿量两品的结论,破折他门流的诳义。御书释迦一代五时继图(第六六九页)法华经方便品第二(第一一四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