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东渐
读音:[fo2 fa3 dong1 jian4]
释尊灭后,佛法从印度逐渐传播于东方之意。章安大师的有云:“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有几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大正第三十三卷第六八一页)。传播路线又有北传与南传。北传是从印度经中亚细亚、西域而传入中国、日本的路线,主要是以梵语、西域诸语、汉语,传播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南传是从印度往斯里兰卡、东南亚的路线,主要是传播小乘佛教,其中也有一部分传入中国。北传又称为北方佛教,南传称为南方佛教。日莲大圣人在云:“月自西向东,月氏佛法东流之相;日出自东,日本佛法还归月氏之瑞相也。月光不明,在世只八年耳!日之光明胜月,照破五五百岁长闇之瑞相也”(第六一四页),叙述佛法东渐的法理,更明示日莲大圣人佛法的西还。从印度向西域释尊灭后,佛法是在印度弘扬。据称,佛教最早传播于中亚细亚,是在公元前三世纪初。其后,佛教沿丝路传播、扎根于东西方。西域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初,已有小乘教传入南路的和田(于阗),之后大乘教才盛行。北路的库车(龟兹)在三世纪初,大乘、小乘并行,但小乘较占优势。西域的佛教文化是九世纪以后,在土耳其裔的维吾尔族统治下,才逐渐销声匿迹,而与摩尼教、祆教、景教等的各宗教混合。印度的佛教也是从七世纪半叶,受到土俗的印度文化所影响而密教化,至十二世纪,回教徒占领佛教的中心地后,更呈绝灭状态。须梨耶苏摩传授予龟兹国的鸠摩罗什之际,曾说:“佛日西入,遗耀将及东北,兹典有缘于东北,汝慎传弘”(大正第五十一卷第五四页),即在暗示印度及西域的佛教已处于退潮时期。此文是记载于第二卷中,相传是鸠摩罗什高徒?僧肇所作的。佛法传入中国中,就佛法初传中国的情况有云:“汉土,后汉第二代之明帝,永平七年梦见金神,遣博士蔡愔、王遵等十八人往月氏寻佛法。中天竺圣人摩腾迦、竺法兰二圣人,同永平十年丁卯岁迎入汉土,极受崇重”(第一二一五页)。永平十年即公元六七年。又于载有,前汉成帝(在位期间、公元前三二年~前七年)时,帝室的图书馆即已藏有佛书。亦引用一书,记载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曾于公元前二年(前汉哀帝、元寿元年)口授浮屠(佛)经,一说此是佛法最早传入中国的时期。总之,在公元前后,随着西域的朝贡、通商往来,佛教已徐徐传入。中国的佛教最早是始自经卷的翻译。相传摩腾迦及竺法兰曾在白马寺传弘,但似乎是伪经,详情不明。现存最古老的汉译经典,是一四八年(后汉桓帝、建和二年),来到洛阳的安息国王子安世高所译。据称多达一百八十七位的翻译者中,以鸠摩罗什最为重要。罗什于四○一年(弘始三年)为后秦王姚兴迎入长安,译出为首的、等的大乘经典,及、等的诸论,更修正以前的误译、抄译,奠定中国佛教的基础。罗什以前,也有支娄迦谶继安世高之后,翻译大乘经典,月氏僧侣?竺法护于二八○年(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来晋,翻译等多部经典。此外尚有多位译者,但所译出的经典多半用辞晦涩、疏漏亦多,加上大乘、小乘相继传入,反而有造成世人对佛教认识不清之嫌。罗什之后,有小乘系的佛佗跋陀罗,五一一年(梁武帝、天监十年)有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合译,五四八年(梁武帝、太清二年)从西印度来到南梁的真谛弘传等。又有前去西域、印度求取佛典的中国人,最早是二六○年(蜀、景耀三年)出发的朱子行,从西域传回,法显于三九九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自长安出发,十五年间,游历西域、印度、锡兰,经南海回国,译出,其纪行文以而闻名。玄奘(六○二年~六六四年)从六二九年(唐太宗、贞观三年)至六四五年(贞观十九年),十七年间,周游西域、印度情况,译出、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大量经论。其所著与,同为了解当时西域、印度情况的宝贵资料。义净(六三五年~七一三年)于六七一年(唐高宗、咸亨二年)从广东经海路远渡印度,六九五年(唐武则天、证圣元年)返洛阳,传回。罗什以后,札根于中国的佛教,在南北朝的时代产生众多宗派,从隋至唐极为兴盛,主宰中国的思想界。南北朝的时代盛行研究、、、、、等。统一此混乱状态的是天台宗第三祖(或开祖)天台大师智顗,建立五时八教的教判,制定当时各派在一代圣教中的相对位置,说示理之一念三千。其学说是以天台三大部,由第四祖章安大师灌顶记述,遗留下来。然而隋及唐初,杜顺立华严宗,玄奘与慈恩立法相宗,五二○年(梁武帝、普通元年)左右,菩提达摩弘传的禅宗逐渐得势,章安大师以后的天台宗从此一蹶不振,使天台宗重振声威的则是妙乐大师湛然,其弟子行满、道邃将法传予日本留学僧?传教大师最澄。唐代中期,出现澄观(七三八年~八三九年)的华严宗,与慧能(六三八年~七一三年)以后的南方禅兴起,善导(六一三年~六八一年)在民间弘扬念佛。另一方面,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于七二○年左右,弘传真言密教,虽依恃唐玄宗而不可一世,但经安史之乱后,随皇帝之死而步向衰亡。会昌的排佛(八四五年~八四七年)以后,因唐末五代长达八十年的战乱,中国佛教界备受打击,典籍、版木散失,伽蓝荒废。进入其次的宋代,天台宗及华严宗由于从朝鲜、日本收集经典而复兴,但已不复唐代的盛况。只有禅宗不受唐朝没落的影响,大张旗鼓,此后至近世,皆成中国佛教的代表。至于中国又有与北传、南传佛教另树一帜,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而传来的西藏佛教。统一西藏的松赞干布(Srong-brtsan-sgam-po,五八一年~六四九年)接纳佛教是此一支派崛起的发端。此王的时代,造西藏文字,盛行译经。此后虽有朗达磨王(Glang-dar-ma,八○九年~八四三年)的排佛而一度中断,但十一世纪再往印度寻求佛法,至十五世纪初,形成现在西藏佛教的基础。西藏佛教是依据中观唯识的法理,同时揉入密教的教理、仪礼,并采取转世圣人兼任政教首长的政教合一形态。西藏语的在研究经典上,具有甚大价值。传入朝鲜佛教是在三国时代传入朝鲜。据所载,高句丽是在三七二年(小兽林王二年),前秦王符坚派遣僧侣顺道将经典传入,百济是三八四年(枕流王一年)有一印度僧?魔罗难陀从东晋渡海前来建立寺院,新罗较晚,是在讷只王时传入。三国之中,佛教最盛的是新罗,法兴王及其后的真兴王(在位期间、五四○年~五七五年)更亲自出家,推行佛法。三国时代至其次的新罗统一时代,亦受到中国排佛的影响,中国所传入的众多宗派中,最有势力的是华严与禅。高丽时代是承袭新罗的佛教。十三世纪的集雕给后世留下宝贵的资料。从中期之后,因儒家思想兴起,而逐渐衰退,李氏朝鲜的历代君王皆采取排佛政策,至十五世纪更将十一宗并入禅、教二宗,十七世纪以后,更凋零至所谓有法无教、有寺无僧的地步。传入日本的钦明天皇十三年壬申(公元五五二年)一项,载有百济的圣明王曾于同年十月派遣西方姬氏与达率(官位)怒唎斯致契等,传来释迦佛的金铜像一尊、幡盖、经论。此项记录是以佛法公传而知名,但在及是记载为钦明天皇七年戊午(五三八年)。在此公传以前,可想而知,当然也有来自朝鲜、中国的人私下传扬佛教。载有,汉人司马达等于五二二年(继体天皇十六年)抵日,在大和国田原,建草堂,安置本尊礼拜。佛教传入初期,有崇佛派的苏我氏与排佛派的物部氏之争,五八七年(用明天皇二年)物部氏被灭,佛教正式传扬。圣德太子于五九四年(推古天皇二年)发出三宝兴隆的诏书,又在六○四年(同天皇十二年)的云:“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明示以佛教为根本之旨。并受教于高句丽僧?慧慈,而着等(亦有伪撰说),建立法隆寺、四天王寺等寺院。佛法于日本的兴隆与中国不同,是仰仗堂塔伽蓝的建立。寺院的兴建成为飞鸟文化、天平文化的中心,平安时代亦沿袭此风。奈良时代初期,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律、华严等的南都六宗林立。飞鸟时代来自高句丽的慧慈、慧观、慧聪、观勒等人,皆为三论与成实的僧侣,所以此二宗才成为日本佛教界的主流。六五三年(白雉四年),道昭入唐,向玄奘学习法相唯识,弘传法相宗,而俱舍宗则是附属于法相宗的宗派。律宗是以七五四年(天平胜宝六年)来日的唐朝僧?鑒真为始祖。在他之前虽有讲授律者,但鑒真是第一个在东大寺建立戒坛,授小乘戒者。道璿弘传华严之书,新罗的审祥于七四○年(天平十二年)首次讲授,成为日本华严宗之祖。平安时代初期,传教大师最澄创立天台宗。最澄是八○二年(延历二十一年)在山城高尾山寺论破南都六宗,宣扬。二年后入唐,自天台山修禅寺的座主道邃及佛陇寺的行满接受天台付嘱后回国,于八○六年(延历二十五年)开创天台宗。入灭后不久,其宿愿的迹门圆顿戒坛获準建立,自八二七年(天长四年)起施行授戒。与最澄同年入唐的空海,是向不空的弟子?惠果等学习真言密教,将真言宗传回日本。天台宗亦于八五四年(仁寿四年),慈觉就任天台座主后,将置于之上,沦为密教。于是,日本亦自一○五二年(永平七年)进入末法。南方佛教斯里兰卡以阿育王的王子(一说是阿育王之弟)麻哂陀(Mahendra)弘传小乘教为最早,五世纪前半叶,又有来自印度的佛陀恒沙(Buddhaghosa,一译佛音),以巴利语着经、律、论三藏的注疏。此后,斯里兰卡一直承袭巴利语的上座部佛教,以迄于今。中南半岛及印尼是从公元前后至数世纪之间,随着印度文明而弘扬佛教,直至十二世纪初,各地皆有佛教文化大放异采,后来由印度教、回教居主宰地位。爪哇的婆罗浮屠(八世纪)、高棉的吴哥城(九世纪)、吴哥窟(十二世纪)等地,皆是著名的大乘佛教遗址。目前在缅甸、泰国等地,上座部佛教已根深蒂固。御书破五人抄(第一七○五页)富要一本尊三度相传(第三九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