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教医学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fo2 jiao4 yi1 xue2]

佛教医学的母体为释尊在世时的印度医学,想必是就印度医学的内容加以取舍、选择而成者。据说,释尊在太子时代,曾经学习帝王学之一的(医治方法),亦记载释尊曾行八术。八术是指,针刺(用针治疗眼、鼻、口、耳等)、伤破(今日的外科手术)、身疾(今日所称的内科)、恶毒(除去体内病毒的方法)、孩童(今日所称的小儿科)、延年(保持长寿不老的方法)、鬼神(今日所称微生物或紧张舒缓的治疗法)、增气力(增强体力的方法)。此外,于许多经典亦可见有关疾病与治病的记载。佛典记载的古印度医学史中,有关治病方面可见:于彼除恐、长耳灰掌、调牛岐伯、医徊扁鹊,外科方面有:法财稚弟、端政辞约,治孩童疾病有:尊迦叶耆域等等名字。另外还有印度医学上的名医阿低离、遮罗迦的名字出现。阿低离(Atreya。视为阿低利仙人的子孙,有云:“阿低利仙人,不解医方论;后生阿低离,善能治百病”)是释尊时代的名医,留传有痔病的手术等。遮罗迦(Charaka)于迦腻色迦王的时代是位名医,以著述印度医学原典之一的(谈及医学及伦理、哲学)而闻名。但论起佛教医学史上的名医,首推耆婆(J1vaka。于等是视为频婆舍罗王之子。据称,原为弃婴,幸被拾获,长大后师事阿低离等,学习医术)。他特别擅长外科,留有开头手术、肠捻转手术、痔手术、疮手术等的记录,并在内科、小儿科方面亦颇为驰名。时代较晚的龙树亦是名医之一,据称对药方特别高明。佛教医学的基础医学层面(解剖学、生理学等)佛教通常是把身体称为积集(kaya),又说身体是烦恼火的燃烧场,会引起生老病死的四苦。更把身体区分为五要素,称为“五轮”(地轮、水轮、火轮、风轮、空轮)或“五体”。此与实际的身体部位对照,脐以下是地轮,脐至胸是水轮,胸至咽头是火轮,咽头至额是风轮,额至头顶是空轮。云:“宝塔者,我等之五轮、五大也”(第八三三页)、“五轮即是妙法等五字也”(第八一○页)。至于骨头的数目,又依经典而有不同的算法,有百三骨、三百骨、三百二十骨、三百六十骨等说。依今日的解剖学,光是主要骨头就大概有二百零六根,骨数所以如此之多是由于计数中,齿、爪、软骨、或突起、隆起的突出部分,皆以分离骨而作计算之故 。“生理”一词于第九卷是用做“生活之途”解,然于佛教医学已就肉体及精神上的生理现象展开观察。并指出此种生理现象若问是由何构成要素所维持,则谓其是依据“极微”。极微是色、即物质的构成单位,视为身体的构成要素。谓此极微不断地变形,不断地运动,此极微聚积则形成微尘。此微尘又以一个极微为核心,周围排列六个极微,形状恰似原子。又与“四大说”、“五大说”(此等并非佛教独特的思想,而是古印度的物质观)相关联,据第一百二十七卷所称,是从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的四大造成极微(因此,倘将极微套用于今天的原子,四大则相当于电子)。又称,极微集合体的各种物质及身体,表示各自不同的性质,此是依据极微的数量差异及势力不同(以现代而言,可视为能源的多寡)而定。观察生理现象的精神要素而具代表性者,首推“五蕴说”。五蕴是谓色、受、想、行、识,物质的要素称色蕴,其余是精神的要素,又通称后者而谓色,故由五蕴组成的生命体亦称名色。色蕴的内容是与感觉生理学相通,“十二处说”等即其代表。亦即,十二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的总称。其中,意根除外的五根与五境是属于对应关系。无表色是基于我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意志行为结束后,仍会在我们身体内残留某种影响,故取其影响而称此名。受、想、行、识蕴是被视为精神的要素,意味各自感受刺激的作用、知觉其感受的作用(亦包含意根的作用,故又称意识作用或表象作用)、六根对刺激的意志反应、“了别”(区别判断而明白)的心智作用。病因论 于第八卷(大正第二十五卷第一一九页)是把一切的病,概分为“先世业报的病”与“今世的病”两种。今世的病更分为“身病”与“心病”。今世的病又分类为由内在因缘(饮食不节、卧起不常)所引起的四百四病,与寒热、饑渴、兵刃等外在因缘所引起的病。又于第八卷上(同第四十六卷第一○六页),天台大师举出“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所为”、“业起故病”的六大病因。日莲大圣人在中,引用天台此文之后,说示:“第六之业病,最为难治”(第一○四九页)。其它除了以上之外,亦可见颇多与相当于所谓药物学、细菌学的领域,及内科、外科、产科、精神科等临床医学领域有关的记述。尤其是与看护学有关联的部分,“有关看护之戒律”、“看护人须知”、“患者须知”等,于、、等,皆有阐说,给予现代医疗现场在思考生命伦理问题时的一个启示。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