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广宣流布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guang3 xuan1 liu2 bu4]
广泛宣扬佛法,使令流布。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云:“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槃荼等,得其便也”(法第六三七页)。谓使佛法广泛弘传于世界,以建立和平的社会。回顾佛法的历史,释尊灭后的印度,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是弘扬小乘经,阿育大王的政治亦是奠基于佛法理念。继而在印度西北部又有大乘佛教兴盛,犍陀罗文化盛极一时。进入像法时代,中国有天台大师流布迹门,日本平安初期有传教大师建立迹门戒坛,此被视为广宣流布的先例。日莲大圣人树立末法应广宣流布的法门为三大秘法的南无妙法莲华经,并在述示:“更何况广宣流布之时,日本一同唱奉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事,乃如以大地为的,是必然者也”(第一四三○页),又在指出:“次于大集经白法隐没之时,法华经之大白法将于日本国及一阎浮提广宣流布之事,尚有何疑”(第二八三页)。日兴上人于遗命云:“尚未广宣流布之间,可舍身命而随力弘通”(第一七○九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网友正在查: 道嵩(隋京师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智嶷(隋京师静法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道颜(隋京师净影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净辩(隋京师净影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法凝(南齐蜀部会州寺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僧崖(周益部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普圆(周雍州逸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普济(隋终南山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普安(隋京师郊南逸僧)[《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大志(隋九江庐山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释智知命(唐伪郑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玄览(唐京师弘福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法旷(唐京师弘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会通(唐终南豹林谷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绍阇梨(唐梓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道休(唐雍州新丰福缘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志湛(魏泰岳人头山衔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法建(魏益州五层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慧恭(益州招提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法泰(眉州隆山鼎鼻山)[《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慧超(唐终南山蓝谷悟真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慧显(伯济国达拿山寺传)[《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道积(唐益州福成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宝琼(唐益州福寿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善慧(唐骊山津梁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释慧达(时太原沙门慧达者。亦诵法华五千余遍。行坐威仪其声不辍。偏存物命。直视低目。地有虫豸。必回身而避。不敢跨越。有问。答曰。斯之与吾生死不定。将不先成正觉。安可妄轻之耶。以贞观八年四月。跏坐而终。人谓入定。停于五宿。既似长逝。又不臭腐。乃合床内于窟中。 , 法诚(唐终南山悟真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空藏(唐京师会昌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慧铨(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遗俗(唐雍州醴泉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