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华严之十戒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hua2 yan2 zhi1 shi2 jie4]

新译第二十一卷?十无尽藏品(旧译第十二卷?菩萨十无尽藏品。大正第十卷第一一一页)所说菩萨须修行的十种戒。谓(1)普饶益戒(为普遍利益一切众生,而受持净戒)、(2)不受戒(不受外道所行诸戒,专注精进,持三世诸佛的平等净戒)、(3)不住戒(不求住于欲、色、无色三界而持戒)、(4)无悔恨戒(不造重罪、不行诈,为恒安住于无悔无恨之心,而不破净戒)、蕌无违诤戒(不毁犯佛法,常愿一切皆欢喜而持戒)、不损恼戒(不学咒术,不造方药恼害众生,只为救护众生而持戒)、珯无杂秽戒(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持出离戒)、况无贪求戒(不现异相以显己德,但为满足出离之法而持戒)、无过失戒(不溺己慢,不轻破戒人,一心持戒)、无毁犯戒(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十恶,受持十种善业)等十戒。又于同经的离世间品(新译第五十三卷?同第十卷第二八一页)列举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戒:(1)不舍菩提心戒、(2)远离二乘地戒、(3)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4)使一切众生住佛法戒、蕌修一切菩萨所学戒、于一切法无所得戒、珯以一切善根回向菩萨戒、况不着一切如来身戒、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诸根律仪戒。旧译的同品(第三十七卷?同第九卷第六三三页)亦采大致相同的划分。御书一代圣教大意(第四一五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行机(天台国清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 仰安(澧州灵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 宝印(临安府径山)[《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 讳才(潭州上封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妙普(华亭青龙庵)[《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应端(潭州法轮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道震(隆兴府黄龙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法一(天台山万年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普交(庆元府天童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道旻(江州圆通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瑞仙(绍兴慈氏院)[《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天游(隆兴府云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法因(平江府觉海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蕴能(眉州中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宗显(成都府信相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法常(嘉兴报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智策(临安府径山)[《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道枢(临安府灵隐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海慧(上京大储庆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有权(常州华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德升(南康军云居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自圆(南康军云居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彦充(临安府净慈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真慈(婺州智者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安永(福州鼓山)[《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昙密(临安府净慈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咸杰(明州天童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祖先(夔州卧龙山)[《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崇岳(临安府灵隐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师范(临安府径山)[《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