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袈裟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jia1 sha1]

僧侣身上所披的法衣。梵语kasaya的译音。亦写做袈裟野、迦罗沙臾、迦沙。意译坏色、不正色、染等。浊之意。据传释尊在世时,捡拾死人穿过的布,缝合而穿着,称为粪扫衣、纳衣。上古的法衣有三种。日本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的云:“一是僧伽梨,即大衣也。二是郁多罗僧,即七条也。三是安陀会,即五条也。此是三衣之名由来”(六卷抄第二七三页)。安陀会(中衣、下衣)是于杂务使用,郁多罗僧(上衣)是于听讲、礼诵等使用,大衣僧伽梨是出入王宫、说法等的仪式时使用。然而,依气候、国土、习俗的不同,又有种种变化,中国与日本是在衣上再披袈裟。又随佛法的混乱,而逐渐采用华丽的衣饰,如今各宗派皆以穿着绯衣、紫衣,代表僧侣的高位。于日莲大圣人的佛法是以清纯、朴素、平等为主,穿着的法衣为淡墨素绢五条,其上再披白袈裟,携带白房的数珠,此衣、袈裟、数珠三者,称为三衣。关于其意义,详述于。御书覆富木书其六(第一○○三页)六卷抄当家三衣抄(第二八三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