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界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jie4]
梵语dhatu的译名,又译为性、根性、种。一般是指境、区划等之意。佛法上则有多种意义。(1)事物有差别而不混乱。差别分界之义。第五卷云:“界名界别,亦名性别”(大正第四十六卷第五一页)。(2)事物固有的性分。性分不改之义。第八卷云:“诸法性别,故名为界”(同第四十四卷第六三三页)。(3)事物各自维持其相。持续自相之义。第八卷云:“能持自相,故名为界”(同第二十九卷第四一页)。(4)事物具有许多种类。多有种族之义。第七十一卷云:“如一山中有多种族,谓金、银、铜、铁、白镴、铅、锡、丹青等石,白墡土等异类种族。如是于一相续身中,有十八界异类种族”(同第二十七卷第三六七页)。蕌产生他物的原因。因种之义。上卷解释法界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圣法依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同第三十一卷第四五二页)。又在第十卷有云:“界是藏义…或是因义”(同第三十一卷第五七页)。法界的界为因种之义,而谓三界、十界、十八界等之时则是多有种族之义,称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地狱界、饿鬼界等之时则有差别分界之义、性分不改之义、持续自相之义等的意味。御书十法界事(第四三八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