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读音:[kong1]
梵语舜若(sunya)的译名。原义是空虚、空幻。印度人以发现零的概念而知名,相当于这个零的梵语即是舜若。最古老的佛典之一(Suttanipata)说有:“须常留意,打破固执自我之见解,观世界为空。如此则可超越死亡”。一切的事象时时刻刻变化不已,其中并无固定的实体存在。于婆罗门教是认为人的存在根柢有一固定的阿特曼(我。atman),释尊则以视事物为固定,且执着于它,正是苦恼的原因,而说世界为空。其后,此一观念以“一切皆空”形成佛教的中心思想。虽说一切皆空,但并非厌世的消极看法,而是意味无固定的偏见或先入观,一五一十地看清变化不已的诸法(一切的事物、事象)实相。但在释尊灭后约百年以后的所谓部派佛教的时代,出现了“说一切有部”,认为一切事物皆是有实体的存在,大力提倡“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等的实有论。批判此种的实有论,而在大乘佛教发展出“空”的理论。此大乘所说“空”的理论,出现于般若经典,由大乘的大论师?龙树集其大成。龙树将释尊所说脱离苦行与快乐两极端的中道实践论、及缘起思想,结合空观。亦即,一切的事物、事象并无本体(梵语svabhava)而为空的存在,且是依其与他者的关系而生起(缘起)的一种存在。但人却把事物、事象看做固定,时而执着、时而嫌恶。脱离此种的偏见或执着,如实看清事物而展开行动,即相当于中道。如上所述的空∥缘起∥中,虽是龙树的主张,但在及龙树的思想传入以前,中国早已存在老庄思想的“虚无”观点。故而,“空”被当做“无”来接受,演变成脱离“无(虚无)”、“有(实体)”两极的“空(中道)”,即是脱离“空(虚无)”与“假(以实体出现的现实)”的所谓“中”的模式。并且促成了将一切事物从“空”、“假”、“中”的三个观点进行观察,以如实认清其真貌(三观)的中国佛教独特的实践法出现。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