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六群比丘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liu4 qun2 bi3 qiu1]

于释尊在世时的印度,经常成群结伙触犯破戒行为的六位僧侣。诸经皆记载六人的恶行,成为佛制定戒律的缘。(1)阐那。梵名Chandaka的译音,又称阐释迦等,或意译为车匿。相传于释尊出城时,牵马随行,因多欲且常吐粗言,故称“恶口车匿”。善于说法论议,通阿毘昙(小乘论义)。释尊灭后,因阿难而开悟得道,入无余涅槃。(2)迦留陀夷。梵名Kalodayin的译音,又意译为粗里,或称邬陀夷(Udayin)。据称是阿难的堂弟。善于说法,但淫蕩且屡犯破戒行为,据说十三僧残中的失精戒、触女人戒、粗语戒、歎身索供养戒及二不定等,皆因迦留陀夷的不法行为而制定。相传后来在婆罗门家说法,被贼所杀,埋于马粪中,但得漏尽通,而入无余涅槃。(3)难陀。梵名Nanda的译音,亦称三文陀达多、或谓难途。释尊同父异母之弟,愚癡多欲,对释尊的化导产生迟疑逡巡,与跋难陀等为伍犯下严重禁戒,做出许多不法行为,据称其后归依释尊而得阿罗汉果,生于天上界。(4)跋难陀。梵名Upananda的译音,亦称摩醯沙难陀。通算术、阴阳、改运,善于说法论议,因多欲犯下许多严禁的不法行为,造成制定诸戒律的原因。据说后来生于天上界。蕌阿说迦。梵名Asvaka的译音,亦称Asvajit。意译为马师、马宿、马胜。补那婆素迦。梵名Punarvasu的译音,又谓满宿,略称补那婆。马师与满宿皆多瞋,二人跟随目连出家,据称其师目连晚年遭竹杖外道杀害时,因此深仇大恨而将竹杖外道杀死,堕入龙趣(畜生界,八部众之一)。据说此六人中,迦留陀夷是婆罗门种,其它五人是释种子、王种,都是豪门而结为好友。御书寿量品得意抄(第一二六○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