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六相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liu4 xiang4]

六种的相貌。与“十玄”同为华严宗所立法界观的法门。从差别与平等的两面阐述诸法,谓一切法皆具足六相,凡夫见此六相各别,但在圣人的眼中则为圆融,相即无碍。第一卷(大正第二十六卷第一二五页)、第四卷(同第四十五卷第五○七页)等所说如下:(1)总相。诸法各个包含多德(例如一个家具备柱、瓦等)、(2)别相。多德依存总相,且使总相圆满(一个家分开则成柱、瓦等)、(3)同相。虽有多义,但不相违,同成总相(柱、瓦等合力组成一个家)、(4)异相。虽成一法,但其多义各有其异(柱、瓦等的各个使用方法不同)、蕌成相。依上述诸义而成一法(柱、瓦等使家建立)、坏相。诸义互为相即相入,但各自依一定之法,不失本性(柱、瓦等各自保有自己的资格)。此六相的关系,首先于诸法有总相与别相,其次就别相又分为同相和异相,总相分为成相和坏相。而六相又构成诸法实相,总别二相是标示法界缘起的道理,同异二相是阐明缘起相应的道理,成坏二相是显示缘起离边的道理。再将六相区分为圆融门与行布门(将菩萨达到佛界为止的过程,分阶段观察,称行布门;同时观察,谓圆融门),则总同成三相是圆融门,别异坏三相是行布门,但行布即圆融故,别异坏即是总同成,圆融即行布故,总同成即是别异坏。谓如上述,诸法具足已上六相,互融无碍。御书开目抄(第二一四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