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妙庄严王品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miao4 zhuang1 yan2 wang2 pin3]
即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相对于前品的陀罗尼品第二十六是说,以咒守护末世弘教之师,而本品则说明以化他流通中之人守护法。人是指净德夫人及净藏、净眼二子,谓三人合力使外道邪见的父亲、妙庄严王归依正法。第十卷下,更就此四人过去世的因缘有如下叙述:“昔有求佛道者四人,为进修行,一人受持炊事等,其它三人专念修行,其结果,三人得佛道,余一人未得。惟依阴力功德,生为国王,其它三人生为其家族,导王于佛道,以报过去恩”(取意。大正第三十四卷第一四七页)。本品是教示的伟大,并阐述弘扬此经者(善知识)的使命及其功德。本文中又有:“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法第六九八页)一文,譬喻自古以来,佛(法)的难得相遇,而广受读诵。品末更说明净藏、净眼二子,即“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同第七○六页),所以本品亦可视为阐明药王、药上菩萨本事之品。云:“此品依二子之教化,父妙庄严王,得改邪见,而住正见,成沙罗树王佛”(第八三九页)。御书覆日女书其二(第一三○○页)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第六九二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网友正在查: 智一(南宋钱塘灵隐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慧凝(元魏洛阳)[《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员相(唐成都府法聚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僧达(唐越州妙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神鼎(唐京兆)[《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泓师(唐京兆)[《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慧日(真法师)(唐洛阳罔极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神迥(唐越州大禹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纯陀(唐京兆镇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道邃(唐天台山国清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进平(唐怀安郡西隐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道隐(唐宁州南山二圣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道晤(唐温州陶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欢喜(无侧)(唐京兆)[《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皎然(福琳)(唐湖州杼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怀空(唐安陆定安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慧演(唐澧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行觉(皓玉)(唐荆州国昌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玄晏(唐鄂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澄心(唐南岳)[《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道齐(法如)(唐杭州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慧涉(唐金陵庄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云邃(清源)(唐京兆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法真(唐京师保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宁贲(唐吕后山道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法融(唐阆州长乐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好直(唐上都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广修(高闲)(唐天台山禅林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元表(全清)(唐高丽国)[《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头陀(唐镇州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