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mo2]

梵语mara译音、摩罗的略称。译为杀者、能夺命者、障碍、扰乱、破坏、恶者等。旧译的经论是使用磨字,据说中国梁武帝时才造出魔字。指烦恼为首,使众生的心受到恼乱的作用。妨碍人做善事者。谓阻挠佛道修行者,变成佛身、菩萨身、天、人、鬼畜、父母、师匠、妻子、兄弟、朋友、美男、美女等,又以财货、饮食、田宅等,种种变化恼乱人心的灵、恶魔、魔天。产生最大阻碍者,称为第六天魔王,住在欲界六欲天的最顶上,率领其它魔王、魔民为其眷属。魔的种类,可分为三魔、四魔、八魔、十魔。寗三魔。(1)三昧魔(满足于自己所得的禅定,无向上意志,而成为正法修行的障碍者)、(2)善知识魔(对法悭吝,不愿引导他人,而成为正法修行的障碍者)、(3)菩提法智魔(于菩提法起智,却因执着,妨蔽正法,而损慧命者)。四魔。(1)五阴魔(色等五阴造出种种苦恼故名。亦称阴魔、五众魔、蕴魔)、(2)烦恼魔(贪、瞋、癡等烦恼引起种种苦恼故名)、(3)死魔(死的苦恼。死可断人命根故名)、(4)天子魔(谓第六天魔王及其作用。以现代而言,是指权力者施加的迫害等)。合三障,并称三障四魔。鎅八魔。前述四魔,加无常魔、无乐魔、无我魔、无净魔的四魔。前述四魔是针对凡夫的魔,后述四魔是针对声闻、缘觉二乘的魔。畍十魔。谓五阴魔、烦恼魔、业魔(由于杀等的恶业,而妨修正法,损害慧命者)、心魔(因憍慢心,而阻碍正道,损害慧命者)、死魔、天魔、善根魔(执着于自得的善根,不再精进,而遮蔽正道,损害慧命者)、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十种。修正法时,魔必竞起障碍。天台大师于第五卷上说:“行解既勤,三障四魔纷然竞起,重昏巨散,翳动定明。不可随,不可畏!随之,将人向恶道;畏之,妨修正法”(大正第四十六卷第四九页),教导修行正法者应有的心理建设。日莲大圣人于有云:“说此法门,魔必出来。魔不竞出,焉知正法”(第一一三○页),接着引用前述的之文说示:“此释,不仅日莲身当之,亦门家之明镜也。须谨慎习传,以为未来资粮”(同前)。又于中说示:“凡夫之作佛亦如是。必有三障四魔之障魔出现,是以贤者喜,愚者退也”(第一一三四页)。佛道修行愈前进,阻挠的抵抗力(魔)愈强,要有识破魔之为魔,加以打破的强盛信心,才能成就佛道。诚如中所述:“此世界是第六天魔王之领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为彼魔王之眷属”(第一一二四页),尤其是第六天魔王,嫉妒众生成佛,而执拗地妨碍信心。又、有云:“元品无明之第六天魔王,入一切众生之身,使为怨于佛不使其说”(第一四一五页)。元品无明是谓己心本来具备的根本迷惑,云:“元品法性,显为梵天、帝释等;元品无明,显为第六天魔王”(第一○三六页)。与元品法性(悟)同是生命自体的内在作用,而以魔的姿态显现出来。诚如所述:“受持此本法,是信之一字耳。对治元品无明之利剑正是此一信字,『无疑曰信』之释,须会此意”(第七八五页),唯有凭着对御本尊的强盛信心,才能将魔打破。又说:“月月、日日,须益坚强,稍有懈怠,必受魔侵”(第一二三八页),教示信之一字,必须持之以恒。御书立正安国论(第一七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全玼(唐南岳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慧沐(唐越州明心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亡名(祝融峰禅者)(唐幽州南瓦窑)[《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栖隐(宝安)(唐洪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金和尚(唐河东悬瓮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无作(梁四明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贯休(处默,昙域)(梁成都府东禅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国道者(梁庐山双溪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智宣(梁泉州)[《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齐己(梁江陵府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无迹(后唐灵州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辩光(后唐明州国宁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自新(晋宣州)[《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行修(汉杭州耳相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宗渊(宋宜阳柏阁小)[《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赞宁(《宋高僧传》作者) , 沙啰巴(元燕都庆寿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净真(松江兴圣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祖觉(眉州中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若讷(临安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了然(台州白莲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了宣(明州宝林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性澄(元杭州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蒙润(杭州下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真净(杭州上天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允若(绍兴云门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必才(杭州演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善继(天台荐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子文(明州宝云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融照(松江延庆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