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思想
读音:[mo4 fa3 si1 xiang3]
谓释尊入灭后,经过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佛法逐渐衰灭的思想。教主释尊结束漫长的求道和弘教的旅途,在印度的俱尸那城(Kus1nagara)去世。其后留下释尊生前所说的庞大经典。在那些经典中可以看到释尊亲自预言,自己的教义经过一定时期,将会丧失其效力。佛法将随着时间流逝而衰灭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被建立为正像末三时说的体系。亦即主张佛灭后,经过正法、像法、末法的三个阶段,佛说的教义将逐渐衰退的思想。法衰亡的具体情况,从教(教义)、行(修行)、证(悟得)的三个要素而言,正法是上述三者全部具备的时代,像法是欠缺其中证悟的时代,末法是只剩教而无行、证的时代,这种说明广泛受到世人接受。此外,与三时说紧密关联,对法灭思想产生莫大影响的,则是的五坚固说。谓释尊入灭后,经过各有五百年期间,解脱坚固(能够开悟的时代)、禅定坚固(重视坐禅的时代)、多闻坚固(重视经典的时代)、造寺坚固(建造许多寺院的时代)、斗诤坚固(纷争不绝的时代)的五个时代,佛教灭尽的思想。关于佛灭年代,以及正、像、末三时的时期区分,众说不一,不能单纯论述。日本是以佛灭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公元前九四九年),且区分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的见解为主流。按照该一区分,则一○五二年(日本永承七年)是入末法第一年。这一年依据五坚固说,亦是进入所谓斗诤坚固之时,人们开始过着斗争的日子。藤原资房的日记中,同年八月二十八日项,就长谷寺烧毁的消息,记述如下进入末法的感慨:“末法最初之年,第一之灵验所燃烧,何其可怖”。从此以后,知识分子间,以该时代即末法之世的看法遂蔚为常识。正巧当时亦是古代国家解体、贵族社会日趋没落的时代。而其前九年、后三年的战役,及保元、平治之乱等,相继而来的战乱,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无疑是反映出经典所说斗诤坚固的情景。加以恶僧横行与寺院互相烧杀的交战,更十足显示了末法的法灭实态。人们目睹这种现况,益发深切感受到末法的到来。而从十二世纪起,急速流行的,又助长了人们对依据末法思想的传统佛教产生失落感。据称是最澄的著作,但今天则有真撰与伪撰二说,不过当时的人们皆相信这是最澄的真撰,不曾质疑。鎌仓佛教的祖师也都曾引用这部著作。贯通的主旨所在,充满着对佛法在像法、末法时代衰灭的危机意识。而其中所强调的,又是戒律的不存。假使戒俨然存在的话,则不容有破坏它的破戒行为。但是,末法法灭的时代里,戒法亦已消灭了。既然戒本身已不存在,也就不会有破戒了。在这种时代里,持戒者反而是不自然的存在。有名的末法无戒论即是因此应运而生。末法思想的普及,在另一方面又孕生了追求合乎那种时代的新救济之道的运动。而在合乎末法的教义上,最早抓住人心的,便是净土教。想在死后往生于不同这个世界的净土以求救济的净土信仰,到了平安时代的后叶,急速流行开来。其中形成净土信仰中心的,便是祈愿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在净土信仰的流行上扮演了重大角色的,当推天台僧?慧心僧都源信著述于十世纪后叶的。源信在这部书中,首先提出“厌离秽土”的一章,将地狱至天界的可厌模样描写得栩栩如生。接着描述阿弥陀佛所期待极乐的优美情景,详细指出离开此世而往生该处的方法。给平安时代的思想界带来的影响,可谓凌驾一切。这部书后来还被各式各样的著作所引用,而形成了世人的地狱与极乐世界观的骨干。藤原赖通在宇治的平等院,建立一座凤凰堂供奉阿弥陀如来,将所描述的极乐景观重现其中。净土信仰是从十一世纪末叶左右,逐渐普及于民间各地。院政时期兴建于福岛县磐城市的白水阿弥陀堂,以及大分县丰后高田市的富贵大堂,这两座古迹中,依稀可见净土信仰渗透民间各地的痕迹。平泉中尊寺以弥陀为本尊的金色堂及毛越寺的净土庭园中,也可看出盛极一时的奥州藤原氏的弥陀信仰。鎌仓佛教更是不能拿掉其与末法思想的关联,而来谈论它的形成。名列平安时代以来净土信仰系谱的法然,是将该时代视为传统教行一切失其效力的末法法灭之世。大力鼓吹那种时代里,只有阿弥陀佛所选取可救末法众生的念佛,才是唯一仅存的救济之道。末法法灭的强调,到了法然的弟子亲鸾更是显着。亲鸾对于包含戒律的一切传统佛教,一概明白表示否定,认为以原原本本的姿态唱念弥陀名号的恶人方是最接近救济的人。同时又抨击紧紧抓住过去的教义不放,固执于戒律的旧佛教僧为伪善者。日莲大圣人亦是接纳末法思想。就大圣人而言,该时代正是末法的五浊恶世,也就是所说的斗诤坚固之时。欲救渡受生于此种时代而能力又低劣的众生,凭过去的教义已不可能,必需更卓越的法门。那就是文底所秘沈的南无妙法莲华经。但是,同样接受末法思想,也把同一时代看作是末法可厌之世,然而法然等的净土门徒与日莲大圣人之间,却有一个显着的不同。那就是法然是朝着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西方净土去追求理想净土,以死后往生该处为目标;相对的,日莲大圣人则是一贯坚持改革这个现实社会,想在现实世界的内部奠定一个佛国土。讲说确立正法正义方可实现安国∥佛国土的,也就是基于那样的理念而撰着的。另一方面,在鎌仓佛教中,据说也有禅宗的荣西及道元是对末法思想持否定的态度。尤其是道元,对于佛法经过正像末三时而逐渐衰灭的见解,很明确的表示否定,主张从佛祖真正传授下来的禅才是超越时代而通用的普遍法门。可是,就其对于修行衰退持有危机意识,为予克服而提倡专修禅的一行而言,他们也可说是立足于共通的时代认识上。从平安后期到鎌仓时代,风靡一世的末法思想,到了室町时代,其危机意识也随之淡薄,事实上是近乎消弭的地步。完成于鎌仓时代的中,浓厚可见的无常观及末世意识,在同样的里,也是到了室町时代的时,几乎都已销声匿迹。即使在隐者文学中,鎌仓初期的和末期的便有很明显的差异。鎌仓佛教也多半是进入室町时代后,不再存有法灭的危机意识,而逐渐改变其性格,沦为现世利益中心的信仰。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