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譬喻即法体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pi4 yu4 ji2 fa3 ti3]

与“法体即譬喻”、或“法譬一体”同义。谓法的本体与说明此法的譬喻为一体。特别是指莲华的譬喻。云:“劫初有华草,圣人见理,号名莲华。此华草,因果俱时,似妙法莲华,故同此华草而名莲华”(第五三六页)。即将因果俱时的妙法,譬喻为花与果实同时生长的莲华因果俱时的姿态。同抄更引用第七卷下之文(大正第三十三卷第七七一页)云:“今莲华之称,非是假喻,乃是法华法门。法华法门清净,因果微妙,名此法门为莲华,即是法华三昧当体之名,非譬喻也”(第五三五页),此是由更深一层的立场,阐明莲华并不只是譬喻妙法,更是妙法莲华的当体。又云:“盖法华经之意,譬喻即法体,法体即譬喻也。故、传教大师释云:『今经虽多譬喻,大喻是七喻。此七喻即法体,法体即譬喻,故譬喻之外无法体,法体之外无譬喻。但、法体是法性之理体,譬喻是妙法之事相体。事相即理体,理体即事相,故云法譬一体。是以,论文山家之释,皆释莲华法譬并举』”(第五三九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惟恭(灵岿)(唐荆州法性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遂端(唐明州德润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神智(唐越州诸暨保寿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从审(梁扬州禅智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鸿楚(梁温州大云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鸿莒(后唐温州小松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道贤(后唐凤翔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若虚(亡名僧)(汉江州庐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行瑫(周会稽郡大善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守真(沙弥弥伽,道荫)(宋东京开宝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法成(周京师)[《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业方(唐五台山昭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光仪(唐上都青龙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自觉(唐镇州大悲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慧云(唐东京相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玄览(慧昶,守如)(唐杭州华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玄朗(唐东阳清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慧明(唐湖州佛川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子瑀(唐湖州大云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惟实(唐明州慈溪香山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增忍(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文瓒(唐京兆荷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怀玉(唐太原府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代病师(唐晋州大梵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僧竭(唐京师光宅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定光(唐成都福感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贞干(唐吴郡嘉禾)[《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道遵(唐苏州支硎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含光(唐京兆大兴善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寂然(唐剡沃洲山禅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