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祈国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qi2 guo2]
向神佛等祈求国家的安泰、繁荣。尤其是谓僧侣、神官等应掌权者的要求或奉命举行者。与“国祷”同义。日本鎌仓幕府曾于赦免日莲大圣人的佐渡流罪后不久的一二七四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四月,提出献建寺院的条件,要求代为祈祷降伏蒙古军队,然因此项要求是与谤法诸宗并座祈祷,故而大圣人拒绝幕府的提议。由大圣人的此一行仪可知,与谤法诸宗并座举行祈国的法会,是大圣人所严禁。然而,大圣人灭后,日兴上人除外的其它五老僧(日昭、日朗、日向、日顶、日持),却无视大圣人的教示,听从幕府命令,与诸宗一同举行降伏蒙古军队的祈祷。关于此点,日兴上人在予以破折称:“祈国一节,亦有不审。所以者何?文永赦免之昔,先师真意,既以显毕,何为与僭圣道门之怨敌交坐,永为天长地久之祈愿耶?况三灾弥兴,无一分之征。不但有违祖师本怀,还有失己身面目之谓欤”(第一七○二页)。日兴上人担任身延山久远寺“别当”的一二八八年(正应元年),五老僧之一、且为“学头”的民部日向无视日兴上人的再三制止,强行于“大师讲”之际,举行祈国。关于此事,日兴上人在有云:“今年『大师讲』之际,于启白之所愿,因彼谓『天长地久,祈愿圆满,左右大臣,文武百官,各愿成就』,余再三申曰此不可祈之于当时。然、彼反讥为不知国恩,不听制止。是以,日兴今年中止『问答讲』”(第一七一四页)。日兴上人离开身延山的原因是出在“地头”波木井实长的四个谤法,但导致离山的直接起因可以想见,是由于日向的强行祈国。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网友正在查: 慧持(唐越州弘道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智凯(唐越州嘉祥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法敏(唐越州静林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慧璇(唐襄州光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灵睿(唐绵州隆寂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僧辩(唐京师弘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法常(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智徽(唐泽州清化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玄鉴(唐泽州清化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玄会(唐京师弘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行等(唐京师慈悲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志宽(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慧休(唐相州慈润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灵润(唐京师弘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道洪(唐京师慈恩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义褒(唐京师慈恩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僧副(梁钟定林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慧胜(梁钟山延贤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道珍(梁江州庐山)[《续高僧传》卷十六] , 佛陀禅师(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续高僧传》卷十六] , 菩提达摩(齐邺下南天竺僧)[《续高僧传》卷十六] , 僧可(齐邺中)[《续高僧传》卷十六] , 僧达(齐林虑山洪谷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僧稠(齐邺西龙山云门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法聪(后梁南雍州襄阳景空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智远(陈钟山开善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法常(后梁荆州覆船山)[《续高僧传》卷十六] , 法京(后梁荆州长沙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法懔(后梁荆州玉泉山)[《续高僧传》卷十六] , 惠成(后梁荆州支江禅慧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