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不二门
读音:[shi2 bu2 er4 men2]
寗妙乐大师依十不二门解释所说的本迹十妙,详见于同第十四卷。依法华圆教的开显会入、三千三谛互具互融之教,将十妙包摄于十不二门,阐述教观一如,并说众生的一念心中,各门相对的原理是不二的关系。又依迹门十妙而立十门的名称,引用第七卷上所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大正第三十三卷第七六四页),而从绝待妙的立场阐示本迹不二,认为本迹二门的十妙是纳于此十不二门。(1)色心不二门。依境妙所立者。同第十四卷有云:“总在一念,别分色心”(同第三十三卷第九一八页)。十如是、四谛等的境,在总的而言,于众生的一念中是色心不二;别而言之,则可分别为色法及心法二法。又、三千诸法是纳于众生心性而互具互融,故知一念则可遍知一切。(2)内外不二门。依智妙、行妙所立者。谓于观法的对境有内境与外境,收纳色心的一念内境,亦与一念依处的一切外境,皆是三千三谛的妙境,为内外不二。(3)修性不二门。依智妙、行妙所立者。谓诸法本性(本然具备的实相、佛性)及依修行所得者皆是同一;依修行而本性显现,依本性而起修行,故为修性不二。(4)因果不二门。依位妙、三法妙所立者。谓居于因位的众生及达于果位的佛,其所持佛性,毫无差异,故为因果不二。蕌染净不二门。依感应妙、神通妙所立者。谓无明及法性自无始以来乃是一体,受无明覆盖的染心及得悟的境涯而教化众生的净心为不二。好比浊水与清水本是一体,依缘而生差异。依正不二门。依感应妙、神通妙所立者。同云:“以三千中,生阴二千为正,国土一千属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虽无能所,依正宛然”(大正第三十三卷第九一九页)。此正报与依报的国土亦为不二。五阴与众生的二千世间为正报,国土的一千世间为依报,此依正的三千世间即在一心、一念之故。珯自他不二门。依感应妙、神通妙所立者。谓自是能化的佛,他是所化的众生。有神通力能应众生的自、与感佛出现的他,皆为本来三谛三千的当体,一念心中具备自他,故为自他不二。况三业不二门。依说法妙所立者。谓佛以身口意三业,教化众生。色心不二之故,三业亦为不二。权实不二门。依说法妙所立者。谓佛虽应众生而说权教(三乘)、实教(一乘),惟此不外皆是冥合于佛之一念的权实所显,故为权实不二。受润不二门。依眷属妙、利益妙所立者。谓众生的本性虽是权实不二,惟依因缘,或为权,或为实,而于不同眷属中受生。故、佛虽依权实、大小的种种教义以教化众生,但众生的本性原本并无不同,故、能化的佛与所化的众生皆无权实的差别,同在寂光土受生,同润利益,故为受润不二。又称、、、等。一卷(同第四十六卷第七○二页),妙乐大师著。将第十四卷中,有关本迹十妙的解释另行集成一卷者。其著述的主要目的有二:(1)为现妙解,而以扼要文字,提示大要。(2)为现妙行,而简略平易阐示天台家的修行,避免复杂。亦即,天台大师的若从教相及观心的层面来看,是以教正观傍的立场而作阐述,妙乐大师则是从教观两面来阐说十妙。首先叙述著作大意,次立十门,阐明教相观心相承的宗趣,说示十门的意义;并称,十门即是十妙的异名。御书百六个抄(第九○一页)富要四四信五品抄见闻(第四八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