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十德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shi2 de2]

寗即十种德行。德是悟知做人之道而表现于行为上的能力,为人格的要素及佛、菩萨所具备的特质。依经典而有诸说。法师十德。说法者所应具备之德,出自第四十三卷(大正第三十五卷第八三一页)。谓(1)善知法义、(2)能广宣说、(3)于大众前不畏、(4)辩才无碍、蕌巧用方便说法、于法不违且如说修行、珯威仪具足、况勇猛精进、身心不倦怠、成就忍辱力等的十种。⑵弟子十德。受灌顶者所应具备之德,出自第四卷(同第三十九卷第六二四页)。谓(1)信心、(2)种姓清净、(3)恭敬三宝、(4)深智庄严一身、蕌堪忍不懈怠、持戒清净而不欠、珯忍辱、况不贪欲、勇敢庄严、坚持誓愿修行等十种。⑶长者十德。世间大长者之德,出自第五卷上(同第三十四卷第六六页)。举有:(1)姓贵、(2)位高、(3)大富、(4)威猛、蕌智深、年耆、珯行净、况礼备、上歎(上是指天子)、下归(下是指天下)等十种。⑷天台十德,出自(同第三十三卷第六八一页)。谓(1)自解佛乘。自行悟解法华一佛乘之义。(2)得陀罗尼。于慧思处,开悟法华三昧,入于禅定,而得陀罗陀(持善法而遮恶法的力用)。(3)帝京弘二法。具备定慧后,于帝京(亦称金陵)弘扬定慧二法。(4)隐居山谷。力行讲说,后舍名利,隐居天台山修行。蕌为二国师。避世隐遁仍受召为陈隋二国的国师。讲仁王般若。于陈朝的正殿,向天子讲解。珯为主上三礼。于正殿讲经时,受天子亲自礼拜三次。况弹指喧殿。天子暨殿内文武百官皆称美赞叹。玄悟法华圆意。依五时或五味的教判,定法华的玄意,悟法华是开会诸经,纯圆一实的圆融圆满之教。乐说辩流泻。得的本意,以乐说辩(菩萨之乐于说法),如湍流之昼夜奔腾不息般,弘传佛法等十种。衣服名。日本鎌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小素袄的通称,为缝缀两的武士小礼服。至江户时代更形普及,医生、画师等亦渐穿着。又有一说,谓系仿自直缀的僧服。御书立正观抄送状(第五六○页)御讲闻书(第八五五页)富要一有师化仪抄(第六七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