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读音:[shu2 ben3 hua2]
Arthur Schopenhauer,一七八八年~一八六○年。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但泽(今之格但斯克)的富商家庭。九岁起的两年间,在法国求学,十五岁起的两年间,旅行欧洲各国,其间曾在英国求学约一年,养成其毕生不渝的世界市民作风。在柏林大学受教于费希特(Johann G. Fichte,一七六二年~一八一四年),一八一三年发表学士论文,得到歌德(Johann W. von Goethe,一七四九年~一八三二年)的肯定,而在其门下参与色彩论的研究。当时,透过与东方学家F?迈耶的交往,对印度哲学产生兴趣。一八一九年发表主要著作。翌年担任柏林大学的讲师,但被当时名气响亮的黑格尔(Georg W. F. Hegel,一七七○年~一八三一年)掩盖光芒,致未受人注目,一八三一年移居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以一名在野的哲学家度过一生。一八五一年出版哲学随想集,一跃而受到举世瞩目,给瓦格纳(Richard Wagner,一八一三年~一八八三年)、布尔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一八一八年~一八九七年)、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一八五六年~一九三九年)、托尔斯泰(Leo Nikolaevich Tolstoi,一八二八年~一九一○年)等的艺术家及思想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是继承康德(Immanuel Kant,一七二四年~一八○四年),划分现象与物自体,以此二重性诠释世界。其中主要探讨的重点是“身体”。认为身体以现象而言,是我们的主观所接收到的一种“表象”,而它本身就是我们所直接意识到的意欲(食欲、性欲、征服欲等)。因此,表象的身体即是意欲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形态。此种的意欲,他称之为“生存意志”。以上所述再以自然哲学来作说明,则我们的意识所接受到的表象世界,其实亦可说是生存意志的一种表现。又以认识论来作说明,由于我们不能透过身体去认识世界,所以我们的认识能力亦完全是在生存意志的控制之下。生存意志是一味追求生存的一种盲目性的沖动,此一沖动决不可能得到满足,因此我们才会经常被穷乏与苦恼所缠附,世界亦变成自私自利的竞逐场所。但在接触自然美、艺术美的美好经验(“观照”),以及对他人之苦产生同感而视如己苦的道德经验(“同情”)里,我们的认识能力从生存意志中获得解放,自私自利消失不见。将此理想予以具体表现出来的,即是古今中外的贤哲,他们是藉由自发性的“禁欲”,从事“意志的否定”。叔本华的此种思想,在十九世纪末叶蔚为一股厌世主义的风潮,而盛行全欧洲,更与近代的理性中心主义分庭抗礼,以所谓的反命题,开启了尼采(Friedrich W. Nietzsche,一八四四年~一九○○年)及西梅尔(Georg Simmel,一八五八年~一九一八年)的“生存哲学”之道,其影响亦及于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一八八九年~一九五一年)、谢勒(Max Scheler,一八七四年~一九二八年)、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一八九五年~一九七三年)等人,成为二十世纪的思想源流之一。叔本华在其著作中又极为推崇佛教等的印度思想,而形成其后在德国掀起东方研究热潮的原动力,此亦值得一提。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