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读音:[su1 ge2 la1 di3]
Socrates。公元前四七○年~前三九九年。苏格拉底毕生做为雅典人,在祖国的荣耀与没落的历史中,结束其一生。年轻时,他致力研究自然,但对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前约五○○年~前约四二八年)等人的自然学说失望,而展开人性学的探索。他的关注,放在人是为何目的而生存的根本问题。“知汝自身”一词是写在德尔斐(Delphoi)神殿的匾额上,他给这句话赋予重要意义。所谓“汝自身”是指人自身的本质,即心灵(psyche)。心灵并非如当时一般人所认为的,随着死亡而脱离人体消失不见,而是不死的,且对人而言是具有不朽的价值者。毕竟、“人是为何目的而生存”的疑问,唤起了“认知心灵”的觉醒。基于此一意义,苏格拉底才被称为“心灵的发现者”。他很重视问答,并取用母亲的职业,将此种的问答称为产婆术(maieutics)。亦即寄望于问答能担负起接生真理的角色,使沈睡中的心灵复苏。某次,得知友人卡伊勒芬前去德尔斐的一座阿波罗神殿,蒙受神谕说:“没有一位智者能与苏格拉底匹敌”,苏格拉底心存怀疑,便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反驳这句话。于是造访当时在雅典堪称有智能,且自己也如此认为的人,藉由问答进行测试。但是,在造访政治家、作家、技艺家等人进行问答当中,他发现这些人并不知道真正重要的事,而对神谕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苏格拉底)本身也是对真理一无所知,但知道自己无知的这一点,已胜过他们了。这点以“无知之知”而广为人知。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于不能成为神的人而言,智能不外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被无知所封闭的心灵产生臆见(doxa)。“无知之知”可以说即是知道此臆见为臆见。此知的态度可说是自觉,与东方的智能亦相通。例如早期佛典之一的(Dhammapada)中,有句话说:“若愚者知愚,即是贤者。为愚者而自谓贤者,当名愚者”,这点可说是与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如出一辙。苏格拉底的言行招致当权者的反感,而遭到控告。在柏拉图(Plato,公元前四二七年~前三四七年)的一书中,亦谈及控告的背景,并详细叙述审判的过程。控告理由是苏格拉底腐蚀青年,不信国家的神,但很显然这是莫须有的罪名。他面对这种蛮横无理的控告与审判,毫不畏缩,为自己的正当提出辩护,然而他的态度却被法庭的陪审员解读为骄慢,以致判处死刑。据(Crito)篇中的叙述,后来基于对苏格拉底的友情,友人提议安排他逃离监狱,却遭拒绝,他说:“恶法亦法”,坚决作一位雅典市民,而选择了死亡之道。临死当天的情景,在(Phaedo)篇有极为感人的描述,叮咛妻子及友人之后,从容仰下毒杯。苏格拉底本身并未留下遗作,他的言行是透过柏拉图及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约四三○年~前约三五四年)的著作而知。尤其在柏拉图的(亦含上述书籍)中,几乎都是苏格拉底为主角,柏拉图描述其师言行的文笔令人佩服无比。苏格拉底是位行动之人,其思想在死后有种种传承,除创办学院的柏拉图之外,尚有被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的颇多人物出现。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