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未发心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wei4 fa1 xin1]

尚未发心。或谓,虽受下种,但未发菩提心者。发心是谓,受下种的佛性薰发,而决意修行佛道。按照修行的教义深浅,区分发心、未发心如下:(1)三千尘点劫的发心、未发心。谓大通结缘者的发心、未发心。受大通覆讲下种的众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发心之类,第二类是虽已发心而退大取小之类、第三类是未发心之类。日本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的云:“彼发心中,亦有二类,第一谓不退,第二退大。彼未发心人,即是第三类。而今日得道之二乘,多分是第二退大,少分是第三类”(六卷抄第一九页)。(2)五百尘点劫的发心、未发心。谓已受释尊久远下种者的发心、未发心。释尊在迹门,说示大通覆讲的因缘,阐明久远的三千尘点劫,至本门则说示五百尘点劫的本地本果。于又云:“来至法华,觉知大通种子,此即跨节之断惑。虽然,若望本门,犹是当分之断惑,非跨节之断惑,尚未了知久远下种之故”(同第二三○页)。久远下种是谓久远五百尘点劫的下种,大通结缘者亦不忘失此久远下种者是属于发心之类,忘失者纵是听闻妙法亦列入未发心之类。第六卷下云:“不失心者,拜跪问讯,求索求护,与药即服。故于大通覆讲,说妙法华,得结大乘父子。其失心者,虽与良药而不肯服,流浪生死,逃逝他国”(大正第三十三卷第七五五页)。又于第十三卷有云:“忘本所受,故曰失心”(同第三十三卷第九一一页)。(3)久远元初的发心、未发心。久远元初的名字妙法是本因妙佛法,一切众生于久远元初受下种,依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一法可得妙觉之位。云:“薰修日久者,释尊久远元初,一迷先达而教余迷时,顺逆二缘,始下佛种,尔来其种,渐渐薰修,五百尘点,复倍上数,尘尘劫劫,久久远远,故言薰修日久”(六卷抄第二三二页)。更云:“而后,至体内寿量,悉将归会久远元初下种之法华,至登名字妙觉之极位”(同第二三三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