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读音:[ye4]
梵语羯磨(karman)的汉译词。karman的语根是kr,谓“行”、“造出”之意,由此衍生出的karman一词,则变成“行为”、“作为”之意。于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是强调此项“行为”,谓经由世袭圣职阶层的婆罗门举行祭仪可保证获得安乐的境涯。相对的,佛教则是将此项“行为”回归到本来的日常作为之意,讲说个人的行为才是苦乐果报的原因,努力从事善良行为(善业)的人就能获得安乐的境涯。(1)身心的种种行为。于佛教是大致区分为身体的行为(身业)、发言(口业、语业)与感情思考等精神的行为(意业)三者,称为身口意三业。第十三卷有云:“造作名业”(大正第四十一卷第二○○页),又谓身体的造作名身业,音声的造作名语业(口业)。并作种种的分析,列出各式各样的分类。例如:过去世(宿世)的业谓宿业,现世的业谓现业。又从他者能否认识的观点,区分可示于他者的表业与不能示于他者的无表业二者。更从善恶的观点,区分所谓源自善心的善业、发自恶心的恶业、非善非恶的无记业等三业。(2)业因。于古代印度是认为,(1)的种种行为,其影响将于行为者本身留下潜在的势力,此适如种子,只要条件齐备就会发芽、开花而结出果实般,终必依序结出果报,由同一主体承受而消灭。另于其后佛教的唯识学派,基于业的潜在影响力(习气)为产生果报的根源,而将之称为“业种子”,主张此蓄积于阿赖耶识(藏识)。并整理出因果应报的思想,讲说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谓与此业有关的因果,是善恶的业(行为)为因,其果报则是获得苦乐的境涯。又将前述自己行为的果报(业)由自己承受的原则,称为“自业自得”。不过,此原本是涵盖善因乐果、恶因苦果的两个层面,现在一般都是专指自身恶行的报应,而遭遇苦恼,多半用于恶因苦果的层面之意。业的因果思想,又与根据三世的生命观,依次出生而经历苦乐境涯的所谓轮回思想结合,而更见发展,各种哲学及宗教亦谋求从此种与业有关的轮回(业报轮回)中获得解放、脱离的方法。于佛教是按照其传统,并形成独特的缘起思想,发展出种种精辟的理论,其中又就有关的业作出种种的分类。例如:从决定次生十界生命境涯的有关性质,而区分为决定次生十界生命境涯的业因(引业)、与在其生命境涯决定细微差异的业因(满业)。又依其所受的果报是否注定,而说有定业(决定业)与不定业。定业是谓其业的善恶分明,注定于未来所应受苦乐果报的业因;不定业是谓尚未注定的业因。日莲大圣人于有云:“纵是定业,善能忏悔,必可消灭,何况不定业乎”(第一○二二页)。又依蒙受果报的时期,将现世的业分为三种,有顺现受业(现世蒙受果报的现世业因)、顺次受业(次世蒙受果报的现世业因)、顺后受业(次次世以后蒙受果报的现世业因)的三时业等。在早期佛教里,业的思想是就个人行为而发展出来,其后逐渐扩及社会、共同体的层次来作思考,而构思出社会、共同体的组成份子所共有的业(共业)。相对的,个人固有的业则称为不共业。(3)专指(2)之中,招来苦果报的恶业。谓由烦恼(惑、癡惑)产生恶业,而招致苦恼果报的烦恼、业、苦三道。佛教的业因果思想,本来是在探讨苦恼的原因,以谋求其解决之道。从而,深入洞察因果道理可使苦恼获得根本的解决,所以说有:“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见其现在因”。日莲大圣人于云:“知三世云圣人”(第三○七页),又于云:“委细知悉过去、未来者,圣人之本也”(第一○○九页)。复于指出:“正直舍方便,唯信法华经,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人,烦恼、业、苦三道,转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三观、三谛,显于一心;其人所住之处,是常寂光土。能居所居、身土、色心、俱体俱用、无作三身之本门寿量当体莲华之佛者,唯日莲弟子檀那等之中有之也”(第五三五页),教示可依信受成佛根本因的南无妙法莲华经,免除烦恼、业、苦的恶循环,而开显佛界。如上所述,佛教的业思想,并非决定论的宿命论,反而是有助于宿命转换的理论。然而,于部派佛教的时代,即已从精辟的分析衍生繁琐而僵硬的思想,以致于造成一种倾向,误认此一思想是在说明不可改变的命运决定论。其结果,正如日本江户时代,某些宗派的差别戒名等所表征的现象,原本佛教是要帮助人从苦恼中解脱出来的业思想,却造成种种差别更是根深蒂固。僧侣甚至为了确保自身的宗教权威与世俗利益,而滥用业思想的一段历史,亦深值省思。御书开目抄(第二四九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