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
读音:[yi2 nian4 san1 qian1]
众生所起的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诸法之意。一念是谓瞬间、极微的生命,三千是谓现象世界的一切。亦即,众生的生命(一念)中,收纳现象世界(三千)的一切。一念三千法门是由天台大师所完成,将迹门所说的十如是、二乘作佛(十界互具)、本门说显的本因?本果?本国土等三妙合论(佛、众生、国土常住∥三世间的常住)之义,于作成体系,而在第五卷的正观章初次说出:“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意在于此”(大正第四十六卷第五四页)。文中的一心、一念是同义,一往是谓根尘相对而生起的一瞬心,究极而言,一是指一实相、中道法性。亦即,包含色心、因果、有情、非情、支撑生命活动等一切所依的生命全体,是谓一念。此一念,具三千的差别相。将此一瞬的生命作一仔细观察,则可分类为十界(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此十界又互相具足各自的十界(十界互具),而形成百界;百界各具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而构成千如是;千如是具备三种的世间(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国土世间),而成就三千世间。一念与三千的关系,既非一念在先、三千在后,亦非三千在先、一念在后,更非一念于一时包含三千的同时关系。于尔前权教是说,心为万法的根源,万法(现象)皆由心而生,或说心是主体,万法是从属。于则将此说推翻,宣示心和万法相即,为而二不二的关系。说示万法即实相,并非脱离诸法才有实相,而是诸法原本就是实相,即是法华圆教。一念具足三千的“具”,与“即”、“不二”同义。所谓三千的法数,是由十如是、十界互具、三世间所构成,三千世间则是将森罗万象以三千的范畴来区分的差别相。意谓,十界是生命自体所具十种境界的变化相(十法界),十界互具是十界各个又互相具足十界(百法界),十如是是十界的身心活动具有十种层面(以上相乘是谓百界千如);继而,千如是又各自具有三世间,故成三千世间。三世间指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是从色心、依正的相互关系区分三个次元。由于百界千如具足三世间,才得以阐明有情、非情的生命存在事实。于迹门方便品,是讲说诸法实相、十如是,明示佛界的生命和九界的生命皆是妙法当体的平等性。接着在迹门又说出二乘作佛,阐明十界互具的真义。但是,说出上述法门的教主释尊,仍是始成正觉的佛,尚未明示佛界的生命常住,故、夺而言之,并不能说是已讲出常住之法的真实一念三千。亦即,迹门所说的教法虽已说及九界的生命内在有佛界,然既未说出此佛界的生命常住,故、九界的生命常住亦未说显,十界互具亦仅止于无常生命上的十界互具,因而才说作是“始觉之十界互具”(第四四三页)。又在迹门里,并未明示国土世间是妙法的当体而常住,故、迹门所说的教法,夺而言之,仅止于“本无今有之百界千如”(第二六六页),并不能说是已讲出一念三千。本无今有的“本无”就是本有常住尚未说出之意,“今有”是谓,话虽如此,然而如今已在迹门说出了互具。但是,与而言之,既已在迹门说出诸法实相,明示万法即是妙法的当体,且依据本门,在理论上可归结于一念三千,故而只能说是已讲出“理之一念三千”。相对地,在本门寿量品则说示发迹显本。亦即,推翻尔前、迹门的始成正觉,讲说教主释尊的久远实成,明示释尊的本地,即佛界的生命常住。又从所化的地涌菩萨亦是常住,明示九界众生的生命亦是常住,更说示娑婆世界亦是久远实成之释尊的本国土而为常住。也就是将本因、本果、本国土的三妙予以合论。依此,才是教示十界的常住与三世间的常住,示现了真实的一念三千。如上所述,若将的一念三千以本迹来作区分,则依迹门的诸法实相之理所建立的天台之一念三千,就称为理之一念三千;而于本门寿量品所阐明释尊的本地,即本有常住的生命,就称为事之一念三千。关于此本迹一念三千的差异,在有云:“华严乃至般若、大日经等,不仅隐匿二乘作佛,更秘而未说久远实成。此等诸经有二种之失。其一『存行布故,仍未开权』,隐迹门之一念三千。其二『言始成故,尚未发迹』,隐本门之久远。此二大法门是一代纲骨、一切经之心髓。迹门方便品说一念三千、二乘作佛,尔前二种之失,得脱其一矣!虽然,犹未发迹显本,亦未显真实之一念三千,二乘作佛亦不定,如见水中之月,如无根之草浮于水。至本门,既破始成正觉,则四教之果破。既破四教之果,则四教之因破。打破尔前迹门十界因果,说显本门十界因果,是即本因本果之法门也。九界亦具于无始之佛界,佛界亦备于无始之九界,是乃真实之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也”(第二一五页)。但以寿量品的文上而言,虽说是已讲出了事之一念三千,亦只是就已悟得本果的释尊自身而言的“事”,并非凡夫于己心所观知的“事”。所以,对于未受释尊化导的末法众生而言,凭寿量品文上的教法,并不能成就观心。因此,对末法的众生而言,不只是迹门,就连本门亦仅止于理之一念三千。关于这点,日莲大圣人在有云:“不逾一代应佛之域,既是理上法相,故一部俱是理之一念三千,迹上之本门寿量也,使理解此事,称作脱益之文上。文底者,久远实成之名字妙法,不涉余行,直达正观,事行一念三千之南无妙法莲华经是也”(第九一○页),将本迹二门的一念三千皆退之为理,而将事之一念三千当体、南无妙法莲华经的大生命,显为御本尊,建立以受持此御本尊才能成就观心的受持即观心之道。关于御本尊的图显,有云:“一念三千之法门,涤濯而成之大曼荼罗也”(第一四○九页),亦云:“日莲之魂,染墨书成者也。信之、信之!佛意是法华经,日莲之魂只在南无妙法莲华经”(第一一六九页)。又于明示:“为不识一念三千者,裹此珠于五字之内,悬于末代幼稚之颈”(第二七三页)。久远元初的自受用身即日莲大圣人,起大慈悲,于妙法五字的御本尊图显自受用身即一念三千,授与末法众生。日本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的亦指出,的一念三千之文,从元意之边而言,也是在表现事行一念三千之御本尊的相貌。所谓“夫一心”的一心,即是指久远元初自受用身的一念心法。亦即,于大御本尊中央所奉书的南无妙法莲华经。所谓“具十法界”,是以列座于南无妙法莲华经左右两旁的佛、菩萨、梵天、帝释、鬼子母神等,来表现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是谓,一念三千的大御本尊完全不在他处,只存于我们众生的信心之中。意谓,如果没有信心,也就不具备一念三千的本尊。“介尔有心”是指,只要稍有芥子般细微的信心,一念三千的本尊就会具备在我的一心之中。“不可思议境”是总结本尊的文字。所谓不可思议境是指妙境,妙境即是南无妙法莲华经之大御本尊。“意在于此”是在说示,天台大师的深意就在此处。释尊、天台大师于究极所志向的最大深秘之大法,皆是事行之一念三千,即日莲大圣人于一二七九年(日本弘安二年)十月十二日所建立的一阎浮提总与之大御本尊。如果以理而论,宇宙万象悉皆是法界,都是一念三千的当体;依事而论,是以信或不信来决定具或不具。说示:“所诠,妙法莲华之当体,唯是信持法华经之日莲弟子檀那等,父母所生之肉身也。正直舍方便,唯信法华经,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人,烦恼、业、苦三道,转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三观、三谛,显于一心;其人所住之处,是常寂光土。能居所居、身土、色心、俱体俱用、无作三身之本门寿量当体莲华之佛者,唯日莲弟子檀那等之中有之也”(第五三五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