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瑜伽学派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yu2 jia1 xue2 pai4]

印度正统婆罗门哲学的六学派(六派哲学)之一。与同属六派哲学之一的僧佉学派(数论学派)相当于姊妹学派。缜密分析并建构与瑜伽有关的理论,故得此名。关于“瑜伽”一词,请参照“瑜伽术”项。据推断甚早即已成立学派,该学派的根本圣典,现存最古老的文献是(Yogasutra),据称是完成于二~四世纪左右。作者是归于巴丹阇梨(Patanjali),一般是将他视为该学派的始祖。据的定义,“瑜伽者,谓心灵作用之抑制”,更将达成其目的的实修法区分八个阶段,详加解说。由(1)戒律、(2)内制、(3)坐法、(4)调息、蕌感觉的抑制、总持(使精神集中于一点)、珯禅定(使精神持续集中)、况三昧(精神作用消失,只剩对象辉耀)构成。此外,其哲学由该学派与僧佉学派具有姊妹关系亦可得知,是站在精神原理的“真我”(purusa、atman)与根本原质(物质原理。prakrti、pradhana)的二元论立场。于僧佉学派是从根本原质逐一阐述理性(buddhi。统觉机能)、自我意识(ahamkara)、思考器官(manas。意),但在瑜伽学派多半不区别理性、自我意识、思考器官的三者,而以“心”做统一的叙述。所以,“心”与精神原理的“真我”,亦即本来的自己不同,终究只是物质原理的展现,由三种德(构成要素。triguna)所组成的物质存在,时时刻刻变化不已。又说,心是受到无明、烦恼、业的控制,而继续不断地轮回,但是从事八个阶段的瑜伽实修,减弱无明、烦恼的力量,藉由禅定使各种烦恼的活动止灭,心就可归入根本原质之中,轮回于是消灭。接着达到三昧时,识别根本原质与真我的真智就会绽放光芒,随着肉体的死亡而实现完全的解脱。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