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宗
读音:[zhen1 yan2 zong1]
日本佛教的宗派之一。平安时代初期,弘法大师空海根据密教教义而开创者。相对于天台宗的密教称为台密,真言宗的密教亦称东密。密教是成立于印度,由善无畏三藏(六三七年~七三五年)、金刚智三藏(六六九年~七四一年)移植到中国,经不空三藏(七○五年~七七四年)而见隆盛,但印度、中国的密教尚未建立统一性的教义。于日本的密教,虽从奈良时代即已传入,但它被称为“杂密”,仍是欠缺体系的片段教理及修法。有鑒于此,平安时代初期,跟随“遣唐使”入唐的传教大师最澄与空海便将整理出来的密教教义带回日本。但、传教大师的信仰中心,终究仍置于天台的教义。相对的,空海则只专注于密教,将印度、中国所发展出来的密教建立体系,使它形成真言宗。真言宗的教义特色在于教主并非释尊,而是大日如来。且以、等所谓五部秘经的五种经典为依据。真言宗的开祖空海,是七七四年(日本宝龟五年)出生于赞岐国(今之香川县)。原本是想当官而上京就读大学,中途放弃学业,闭居于四国的山岳,埋首激烈的修行。八○四年入唐,从青龙寺的惠果受金刚、胎藏的两部灌顶,获传授密教的奥义而归国。归国后,致力于密教的体系化及真言宗的树立,同时从事精力旺盛的布教活动。八一六年(弘仁七年),在纪伊国(今之和歌山县)开创高野山金刚峰寺。又于八二三年,获天皇赐予京都的东寺做为真言的根本道场。此外,空海亦在赞岐国从事修筑满浓池等的土木事业,并兴办庶民子弟的教育机构?综艺种智院等,展开多彩多姿的活动。主要著作有:及等书。空海殁后,其高徒真济、真雅等人继承东密的门派,予以发扬光大。东密不久在事相面,分裂为仁海的小野派与宽朝的广泽派,两派又各自再分裂出六支,形成所谓野泽根本十二派的众多门派。进入平安中期的摄关时代,需要密教举行疾病平癒即怨灵调伏的咒法。但、真言宗的发展仍仅限于修法或祈祷作法的事相面,在思想面几乎不见有何超越祖师空海的阐扬。这点与最澄以后相继掀起新教学运动的天台宗恰成对比。到了院政期,觉瑝登场,一方面在高野山上兴建大传法院,同时撷取当时流行的念佛,构筑新的真言教学。但是,觉瑝的急进式改革却招致真言内部的保守派反弹,觉瑝退出高野山,隐栖根来。自此以后,高野山金刚峰寺与大传法院派一直对立,一二八八年(正应元年),赖瑜将大传法院移往根来,开创根来寺。以其后被称做新义真言宗的教派出发,至于既有的真言宗则被称为古义真言宗。到了鎌仓时代,真言宗达成新的发展。鎌仓幕府开启时,许多真言僧纷纷下鎌仓接受幕府的招安。又在幕府威力的撑腰下,将其教线延伸到关东一带。此一时期,西大寺的叡尊兴起真言与戒律并修的真言律宗。另一方面,从鎌仓到室町时代,真言教学亦见进展,东寺出现人称“三宝”的赖宝、杲宝、贤宝,致力振兴教学。在此之前,从平安时代的中期起,高野山亦与其它的大寺院一样,僧兵的猖狂逐渐引人侧目。不久,高野山本身形成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以至于与大传法院派及其它寺社一再展开激烈抗争。于中世纪时,高野山以此实力做后盾,建立起一个治外法权的世界,不容世俗权力的介入。然而,这种特权不久便告终结。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在一统天下的过程,全盘否定大寺院所拥有的特权,高野山及根来寺亦不例外。从中世纪向近世移转的过程中,不得不放弃一切传统武力的真言宗,在江户的幕藩体制下,重新以体制佛教再度出发。江户时代,出现一位以研究梵语而著名的慈云尊者饮光。明治以后,真言宗各派一再演出合并与分裂的戏码,如今有高野山真言宗、真言宗东寺派、同丰山派、新义真言宗、真言律宗等的许多派别。日莲大圣人严厉破折真言宗为“真言亡国”。其破折的一一要点,即在于大日如来的虚构性。例如有云:“若言『是大日如来之说法』,可详细诘问『大日如来之父母、出生地、入灭地』。一句一偈,曾未见有及于大日之父母及生灭地、说所者,是有名无实之大日如来也…若言『大日如来是法身』,则责之曰『受法华嫌弃为未显真实之尔前权教,亦有说是法身如来者,有何不可思议』?若云『无始无终,故为尊贵』,则此不限于大日如来,我等一切众生,乃至蝼蚁蚊堿,均是无始无终之色心也。以为众生是有始有终之思见,原是外道之僻见。可责之曰『汝同外道,如何』”(第四○二~四○三页)。又于真言宗视为依经的等亦未说有二乘作佛,无一念三千之义,故纵说有即身成佛,亦只是名目,并不带有成佛的实质。以加持祈祷的“咒术”为特色的真言宗,已偏离了追求自我提升与完成的佛法本义。御书真言天台胜劣事(第一三九页)真言见闻(第一四七页)显谤法抄(第四七四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