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种脱相对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zhong3 tuo1 xiang1 dui4]

即将本门、如来寿量品第十六的文上脱益法门(释尊的佛法)与寿量文底下种益的法门(日莲大圣人的佛法)加以比较相对时,文底下种为胜,文上脱益为劣。文上脱益是谓,于久远五百尘点劫被下种的众生自中间三千尘点劫,经尔前经、迹门而调熟,至本门寿量品得脱。文底下种是谓,过去世未累积善行的众生,接受寿量品文底所秘沈南无妙法莲华经的下种而即身成佛。相当于日莲大圣人建立的五重相对(内外、大小、权实、本迹、种脱)第五,或三重(权实、本迹、种脱)秘传的第三法门。种脱是以谷物、果实作比喻,穀粒为种,米为脱。种子是能生的根源,脱果是所生,所生必归于能生的种子。第一、依能说的教主(佛)来说明种脱,则熟脱的教主必是色相庄严的尊形,方便品第二有云:“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法第一四○页)。此是为化益本已有善的众生,不使心生轻慢,以免破坏下种的善根。相对的,下种的教主是为利益本未有善的众生,故虽是逆缘亦无任何可破坏的过去善根。因此,不改其凡身来教化众生。色相庄严之佛是随顺世情的方便虚佛,人法体别,人(佛)为劣,而法为胜。此即在世脱益的释尊。凡身之佛才是本地自证的真佛,境智冥合的自受用身,凡夫即极、人法体一的当体,亦即末法下种之佛?日莲大圣人。云:“彼是脱,此是种也”(第二六七页),云:“佛是熟脱教主,吾为下种法主”(第九○七页),又云:“下种之佛是天月,脱佛是池月”(第九○○页)。第二、依所说的法体来说明种脱,则在世脱佛所说的法体是本门一品二半的教相,此谓文上脱益、理之一念三千。一品二半的始终是能诠的文字,亦即解说、说明。理之一念三千是所诠之义,亦即说显于文上的理论。相对地,末法下种之佛所说的法体是本门的南无妙法莲华经,此谓文底下种观心、真实的事之一念三千。南无妙法莲华经非文、非义,而是本门寿量品的肝心,即事之一念三千的法体。指出:“彼是一品二半,此但题目五字也”(第二六七页),又云:“妙法莲华经五字,非经文,非其义,只唯一部之意耳”(第三六三页)。文中的“意”字是谓肝心,即指文底。云:“一念三千法门,但唯秘沈于法华经本门寿量品之文底”(第二○七页)。犹如果实中必生种子,文上脱益是能生种子的妙法所生,其所说的根柢,亦即文底秘沈有下种的妙法。此文底下种的妙法,是成佛种子能生的根源,久远名字的妙法。云:“不逾一代应佛之域,既是理上法相,故一部俱是理之一念三千,迹上之本门寿量也,使理解此事,称作脱益之文上。文底者,久远实成之名字妙法,不涉余行,直达正观,事行一念三千之南无妙法莲华经是也”(第九一○页)。在世熟脱的应佛所说,亦即释尊的佛法是久远下种以来,经过所谓五百尘点劫、三千尘点劫的历劫修行,来至在世本门寿量品、文上脱益的说法,始回到久远元初的下种,信受下种妙法,而成为真正的成佛得脱。相对地,末法下种之佛?日莲大圣人的佛法,是所谓直唱久远名字、下种妙法而即身成佛的不离五欲、不断烦恼、凡夫即极的极说。第三、依众生的机缘来说明种脱,则本已有善的众生是在过去已受下种,以熟脱的教法接受化益的机缘。虽以下种为前提,但各各的机情不一,且与佛果的结缘,亦即使其发心追求佛道至为重要,故舍逆缘,以顺缘为对象,随应各各的机根,以差别的教法来化益。第十卷上有云:“本已有善,释迦以小而将护之”(大正第三十四卷第一四一页),小是谓差别的教法(脱)。又、云:“佛在世时全无无智之人”(第三五六页),指出释尊在世的众生是本已有善、熟脱之机。相对地,本未有善的众生是尚未受下种,直接以下种的教法接受化益的机根。顺逆二缘并无差别,虽是逆缘亦以种子之法而成最初闻法的下种。第十卷上有云:“本未有善,不轻以大而强毒之”(大正第三十四卷第一四一页),大是谓平等的教法,使一切众生成佛的种子之法(种)。又、云:“今既入末法,在世结缘者渐渐衰微,权实二机皆悉尽失,乃彼不轻菩萨出现末世,击毒鼓之时也”(第一○六七页),已指出末法的众生是本未有善、下种之机。文段集开目抄愚记(第七六页)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