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云岩寺
出自:《佛学大词典
》
(一)位于江苏吴县西北虎邱山(又称武邱山、武丘山、虎丘山)。号称十刹之第九。又称虎阜寺、虎邱寺、武邱寺、报恩寺、东山寺等。始创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司王珣及其弟王■舍私宅建精舍,竺法汰之高徒道一为其开山(或谓佛日契嵩为开山)。其同门竺道生,因倡言阐提成佛之义,为众所摈,乃至该寺。据传道生聚石讲阐提成佛之义,石皆点头。其后,刘宋昙谛、岌法师、梁代僧若、隋代智聚等皆先后居此讲经。智琰、法恭、僧瑗等人亦曾居此。至北宋,杨岐派之绍隆移住此寺建法幢,寺遂盛极繁荣。明代宣德年中(1426~1435),遭大火焚毁。正统年间(1436~1449),巡抚周忱之重建。寺在虎邱山左侧,前有剑池,并有颜真卿之‘虎丘剑池’四字石刻,至今犹存。池中尚留有二段石,相传即是点头石。池畔有二层台形之巨岩,上有唐代李阳冰所书之‘生公讲台’四个篆字,刻于岩上,传为道生讲经
之遗迹。
山门位于虎邱山脚下,始建于唐代,重建于元代至元四年(1338)。此门为歇山式,梁略弯曲,似半月形,故称月梁。其内部梁架与一般不同,柱顶比柱身略小,并做成圆卷形状。大梁中柱两侧各安二根月梁,看似断梁,故有断梁殿之称,又称双梁殿。寺中有塔,俗称虎丘塔,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954~959),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平面八角形,七层,砖建,仿楼阁式。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至清代咸丰十年(1860),曾七次遭火焚毁,顶部及各层檐均毁,塔顶铁刹已不存,今仅存砖砌部分。[法华经玄义卷十上、梁高僧传卷五、续高僧传卷十、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大明高僧传卷五、虎邱山志]
(二)位于四川江油窦圌山麓。始建于唐代,明代末年毁于兵火,清代雍正三年(1725)重修。殿宇有五重,建筑雄伟,地势开阔。大殿西侧存有宋代木造转轮经藏(又作飞天藏、星辰库),高十点三公尺,直径七点五公尺,外形如木塔,可自由转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天宫楼阁,设计宏丽精巧;中层为藏身,四周壁板饰有大小木雕人像二百余,姿态各异;下层为藏座。整个转轮工艺精美,为珍贵之古代木雕。
(三)位于湖南长沙攸县东南方之云岩(灵岩)。唐代药山惟俨之法嗣昙晟(782~841)为开山。洞山良价曾于此参昙晟座下,并得其心印。[大清一统志卷二七六]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