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三有对
出自:《佛学大词典
》
对,碍之义。乃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法受障碍而不生,或所取所缘境受拘碍而不能转他境。即:(一)障碍有对,于五根、五境、十色界物质中,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且被碍。(二)境界有对,五根、七心界及相应之心所,为各自色等境所拘碍,而取境不得自在,如鱼等之眼为水所拘碍,人眼为陆所拘碍。(三)所缘有对,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碍,而缘虑作用不得自在。
境界有对与所缘有对之别,前者为五根及心、心所法于其境界有见闻取境之功能;后者为心、心所法执其境界,带形相而起。障碍有对与境界有对相较,则互为广狭,即七心界及法界之一分的诸相应法为境界而非障碍;色等五境为障碍而非境界,眼等五根亦障碍亦境界,法界之一分的非相应法为非障碍,亦非境界。又境界有对与所缘有对相较,所缘比境界狭,即所缘必为境界,境界未必为所缘,如同眼等五根即是。[杂阿毗昙心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二]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陈那(Dignaga 约5~6世纪) , 澄观(738~839) , 村上专精(Murakami Senjo 1851~1928) ,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1935~ ) , 达斯,S.C.(Sarat Chandra Das 1849~1917) , 大乘和尚(约8世纪) , 道安(312~385) , 道济(1150?~1209) , 道生(?~434) , 道宣(596~667) , 道元(Dogen 1200~1253) , 得银协巴(1383~1415) , 德清(1546~1623) , 发思巴(1235~1280) , 法藏(643~712) , 法称(Dharmakirti 约6~7世纪) , 法护(Dharmaraksa) , 法显(约667~422) , 法尊(1902~1980) , 佛图澄(232~348) , 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 359~429) , 高楠顺次郎(Takakusu Junjiro 1866~1945) , 灌顶(561~632) , 桂伯华(1861~1915) , 韩清净(1884~1949) , 弘一(1880~1942) , 护法(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 , 惠果(?~805) , 惠能(638~713) , 慧皎(497~554)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