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五藏
出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
(名数)佛灭后窟外大众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为佛灭后阿难之结集,菩萨藏者佛在世时即有之云。文曰:‘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为五藏也。’又曰:‘所谓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诵,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又小乘之法藏部亦立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四、明咒藏,五、菩萨藏。见宗轮论述记。又密教立五藏似大集部所立之五藏。六波罗蜜经一曰:‘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中略)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师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生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法界差别多种 , 法身有何等相 , 法身有三相别 , 法界有八十七法 , 法住智与涅盘智 , 法身等有异无异 , 法有四种各何因生 , 法身与解脱身差别 , 法身与诸功德法相应 , 法身能为有情放大智光等 , 法身由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 法执俱意但染菩萨不染二乘 , 法性不可言说譬喩非不相似 , 法执颠倒与后依他果更互为缘 , 法与法空俱离有无二种分别戏论 , 法执及无明等唯在不善无记有漏心品 , 依 , 依因 , 依处义 , 依出离 , 依远离 , 依离欲 , 依于灭 , 依外障 , 依他起性 , 依躭嗜受 , 依躭嗜忧 , 依躭嗜喜 , 依出离舍 , 依止损害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