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圣性离生

出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

 (术语)唯识作圣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生无漏智而断烦恼,谓为圣性。声闻缘觉之二乘,入于见道之位,生一分之无漏智,断分别起之烦恼障。菩萨生一分之无漏智,断烦恼所知之二障,因而得一分之圣性。永离异性(凡夫)之生,谓为圣性离生。唯识论九曰:‘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俱舍论二十三曰:‘得世第一法,虽住异性生而能趣入正性离生。’四教仪六曰:‘圣以正为义,舍凡性入正性。’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昙摩密多(宋上定林寺)[《高僧传》卷三] , 智猛(宋京兆)[《高僧传》卷三] , 畺良耶舍(宋京师道林寺)[《高僧传》卷三] , 求那跋陀罗(宋京师中兴寺)[《高僧传》卷三] , 求那毗地(齐建康正观寺)[《高僧传》卷三] , 朱士行(晋洛阳)[《高僧传》卷四] , 支孝龙(晋淮阳)[《高僧传》卷四] , 康僧渊(晋豫章山)[《高僧传》卷四] , 竺法雅(晋高邑)[《高僧传》卷四] , 康法朗(晋中山)[《高僧传》卷四] , 竺法乘(晋炖煌)[《高僧传》卷四] , 竺法潜(晋剡东仰山)[《高僧传》卷四] , 支遁(晋剡沃洲山)[《高僧传》卷四] , 于法兰(晋剡山)[《高僧传》卷四] , 于法开(晋剡白山)[《高僧传》卷四] , 于道邃(晋炖煌)[《高僧传》卷四] , 竺法崇(晋剡葛岘山)[《高僧传》卷四] , 竺法义(晋始宁山)[《高僧传》卷四] , 竺僧度(晋东莞)[《高僧传》卷四] , 道安(晋长安五级寺)[《高僧传》卷五] , 法和(晋蒱阪)[《高僧传》卷五] , 竺僧朗(晋泰山昆仑岩)[《高僧传》卷五] , 竺法汰(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 僧先(晋飞龙山)[《高僧传》卷五] , 竺僧辅(晋荆州上明)[《高僧传》卷五] , 竺僧敷(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 昙翼(晋荆州长沙寺)[《高僧传》卷五] , 法遇(晋荆州长沙寺)[《高僧传》卷五] , 昙徽(晋荆州上明)[《高僧传》卷五] , 道立(晋长安覆舟山)[《高僧传》卷五] ,
扫一扫关注微信号
万能查询网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 ...X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 - 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