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心
出自:《佛学大词典
》
(一)梵语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又作心法、心事。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一)指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物质)、身(肉体)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等四蕴。(二)指心王,属五位之一,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指统一心之主体─六识或八识而言。(三)对心、意、识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张三者为同物之异名,然在大乘唯识宗,‘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对此,前六识称为‘识’,即了别、认识作用;第七末那识称为‘意’,即思惟作用。将心之主体与从属作用分开时,前者称心王,后者称为心所。上记之六识或八识即为心王,心所乃指随之而生起者,亦即细微之精神作用。此外,佛教对于心与物之存在,乃主张心与物为相辅相成之关系,不论任何一方皆不能单独存在,故佛教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系一种空无自性论,称为色心不二。然自实践之方法而言,则佛教特别强调心之主体性,故每被视为唯心论。(参阅‘心意识’1407)
(二)梵语hr!d 或 hr!daya 之意译。音译作汗栗驮、肝栗大、干栗多、干栗陀多、讫利驮耶、纥哩陀耶、纥哩娜耶、纥伐耶。或译作肉团心、真实心、坚实心。原语乃具有心、精神、心脏等义之中性名词。犹如树木之心,为凡物具有之本质,为中心之(即处中者)心;又如万法具有真如法性之真实心,即指如来藏心,而非具有思考作用之心(缘虑心)。据四卷楞伽经卷一举出,此心系指自性第一义之心。另据大日经疏卷四之说,则指肉团心(心脏)而言。般若心经所说之‘心’即意谓般若皆空之心髓精要。于密教,观想凡夫之汗栗驮(肉团心)为八叶莲华(即心莲),而教人开显自己之佛身,故众生之自性真实心称为汗栗驮。(参阅‘汗栗驮’2471)
(三)从各种情形所作有关心之分类有:真心(本来清净之心,即自性清净心)与妄心(烦恼污染之心);相应心(与烦恼相应之心)与不相应心;定心(静止妄念杂想之统一心、修定善之心)与散心(散乱心、修散善之心)等二心。或贪、嗔、痴等三心。或贪心、嗔心、痴心、等心(三毒之心并起)等四心;及肉团心(心脏)、缘虑心(取对象加以思考之心;共通于八识)、集起心(阿赖耶识)、坚实心等四心。或卒尔心(始对外境所起之心)、寻求心(欲知之心)、决定心(决断之心)、染净心(生染污、清净念之心)、等流心(持续念念相续而前后无异之心)等五心。即意识触对外境时,顺次而起之五心。此外,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所谓八心(善心次第成熟过程之八心),即:种子心、芽种心、疱种心、叶种心、敷华心、成果心、受用种子心与婴童心等。又据大日经卷一之分类,瑜伽行者之心相可分成贪心等六十心。[入楞伽经卷九、解深密经卷一、旧华严经卷十、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十六、摄大乘论本卷上、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参阅‘五心’1067)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宝儒(隋西京净影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慧最(隋西京光明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僧朗(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慧畅(隋西京净影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志念(隋渤海沙门)[《续高僧传》卷十一] , 智矩(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慧海(隋西京静法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辩义(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明舜(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智梵(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彰-章+青]渊(隋终南山至相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道宗(唐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 普旷(唐京师慈门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 保恭(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 法侃(唐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 吉藏(唐京师延兴寺)[《续高僧传》卷十一] , 慧隆(隋丹阳彭城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慧海(隋江都安乐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慧觉(隋江都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道判(隋终南山龙池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净业(隋终南山悟真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童真(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灵干(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敬脱(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善胄(唐京师净影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辩相(唐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宝袭(唐京师大总持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慧迁(唐京师大总持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慧觉(唐并州武德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智琚(唐常州建安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