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出自:《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 》
  Qingjingdaolun
  研究上座部佛教思想和教理的重要论书。觉音著。约成书于5世纪,被誉为三藏典籍和义疏的精要。据传,觉音在5世纪20年代到锡兰(今斯里兰卡)研读僧伽罗文论疏和上座部佛教教义时,大寺派僧团为了测验他的才干,命其注释两首偈颂,而写出此论。它虽和《解脱道论》在体裁和内容方面都十分相似,但见解不同。它依据上座部佛教大寺派的观点,对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的阐述,烦琐而复杂。全论共二十三品,依照次第论述戒、定、慧三学要义。一致二品阐明戒的定义、作用、种类和持戒的各项规定等;三至十三品阐述定的定义、种类、修习禅定的各种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福德等;十四至二十三品阐述慧的定义、种类及修习方法等,这是《清净道论》的核心,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详细阐明关于四谛、五蕴、八正道和十二缘起等佛教的基本理论。
  《清净道论》除了有僧伽罗文、泰文、缅甸文、高棉文、老挝文、傣文、天城体梵文和拉丁字母的音译巴利文本外,还被译为汉、日、英、法、德等文字,一向被视为研究上座部佛教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学术界和佛教界的重视。(童玮)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智能(唐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玄觉(唐玉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道因(嵩公,宝暹)(唐益州多宝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智贤(唐波凌国)[《宋高僧传》卷第二] , 觉救(唐洛京白马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佛陀波利(唐五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 , 尊法(唐)[《宋高僧传》卷第二] , 无极高(唐西京慧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极量(唐广州制止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实叉难陀(唐洛京大遍空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日照(周西京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天智(周洛京魏国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慧智(明佺)(周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寂友(周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智通(唐京师总持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智严(唐京师奉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宝思惟(唐洛京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菩提流志(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怀迪(般若力,善部末摩)(唐罗浮山石楼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寂默(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莲华精进(唐丘慈国莲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戒法(唐北庭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莲华(唐)[《宋高僧传》卷第三] , 飞锡(唐大圣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子邻(唐京师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般若(唐醴泉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悟空(唐上都章敬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满月(智能轮)(唐京师)[《宋高僧传》卷第三] , 窥基(唐京兆大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道世(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