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三摩地有十二句
出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
p0209
大毗婆沙论四十三卷一页云:应知此中有二种三摩地。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名三摩地,亦名散乱。不染污者,名三摩地,不名散乱。故三摩地,有十二句。一、有三摩地,一所缘,是散乱。二、有三摩地,一所缘,非散乱。三、有三摩地,一行相,是散乱。四、有三摩地,一行相,非散乱。五、有三摩地,一所缘,一行相,是散乱。六、有三摩地,一所缘,一行相,非散乱。七、有三摩地,多所缘,是散乱。八、有三摩地,多所缘,非散乱。九、有三摩地,多行相,是散乱。十、有三摩地,多行相,非散乱。十一、有三摩地,多所缘,多行相,是散乱。十二、有三摩地,多所缘,多行相,非散乱。有三摩地一所缘是散乱者:如有一类,随于一物,思惟不净。修未纯熟,复卽于此,或观青瘀,或观膖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锁。其心散乱,流荡不住,不专一境。由此因缘,前定退失,后定不进,有三摩地一所缘非散乱者:如有一类,随于一物,思惟不净。修已纯熟,复卽于此,或观青瘀,广说乃至或观骨锁。心不散乱,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有三摩地一行相是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非常。修未纯熟,复卽由此,或观增减,或观暂时,或观转变,或观磨灭。其心散乱,流荡不住,不专一境。由此因缘,前定退失,后定不进。有三摩地一行相非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非常。修已纯熟,复卽由此,或观增减,广说乃至或观磨灭。心不散乱,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有三摩地一所缘一行相是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色非常。修未纯熟,复卽于此由此,或观增减,广说乃至或观磨灭。其心散乱,流荡不住,不专一境。由此因缘,前定退失,后定不进。有三摩地一所缘一行相非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色非常。修已纯熟,复卽于此由此,或观增减,广说乃至或观磨灭。心不散乱,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有三摩地多所缘是散乱者:如有一类,于身住循身观。修未纯熟,复于受住循受观;于心住循心观;于法住循法观。其心散乱,流荡不住,不专一境。由此因缘,前定退失,后定不进。有三摩地多所缘非散乱者:如有一类,于身住循身观。修已纯熟,复于受住循受观;乃至于法住循法观。心不散乱,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有三摩地多行相是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非常。修未纯熟,复或观苦,或观空,或观非我。其心散乱,流荡不住,不专一境。由此因缘,前定退失,后定不进。有三摩地多行相非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非常。修已纯熟,复或观苦,或观空,或观非我。心不散乱,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有三摩地多所缘多行相是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身是非常。修未纯熟,复观受是苦,心是空,法是非我。其心散乱,流荡不住,不专一境。由此因缘,前定退失,后定不进。有三摩地多所缘多行相非散乱者:如有一类,思惟身是非常。修已纯熟,复观受是苦,心是空,法是非我。心不散乱,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法苑珠林(百卷 前有李俨字仲思序) , 释迦谱(十卷) , 释迦氏谱(一卷) , 释迦方志(二卷或作三卷) , 翻译名义集(十四卷 前有周敦义序) , 大明三藏法数(四十卷) , 教乘法数(四十卷 前有道遐序) , 禅林宝训(四卷) , 缁门警训(十卷 前有空谷隆序) , 百丈清规(八卷 前有正统年胡滢等请重刊奏本并元朝札付) , 佛祖统纪(四十五卷) ,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 前有翰林虞集序比丘觉岸序) , 历代三宝记(十五卷) , 高僧传(十四卷) , 续高僧传(三十一卷或作四十卷) , 宋高僧传(三十卷 前有进传表及批答) , 法显传(一卷) ,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或作十卷 前有尚书左仆射燕国公序)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 有沙门释彦悰序)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 , 比丘尼传(四卷或作二卷) , 神僧传(九卷) , 弘明集(十四卷) , 广弘明集(三十卷或作三十三卷或作四十卷) , 集古今佛道论衡实录(四卷)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 , 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三卷或作四卷)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 有太原王隐容字少微序) , 破邪论(二卷 有虞秘书序及上殿下启) , 辩正论(八卷或作九卷 有陈子良序)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