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心所法
出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
p0349
品类足论一卷一页云:心所法云何?谓若法、心相应。此复云何?谓受、想、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信、勤、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诸所有智、诸所有见、诸所有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总名心所法。
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心所法云何?谓若法、与心相应。此复云何?谓受蕴、想蕴、相应行蕴。
三解 五事毗婆沙论下十九页云:何谓心所法?如何知别有?答:所有受等、名心所法。经为量故;知别有体。如世尊说:眼色二缘,生于眼识。三和合故触。与触俱起,有受想思。乃至广说。萨他筏底契经中言:复有思惟诸心所法,依心而起,系属于心。又舍利子问俱胝罗,何故想思说名意行?俱胝罗言:此二心所法、依心起属心。乃至广说。由如是等无量契经,知心所法,定别有体。又心所法,若无别体;则奢摩他、毗钵舍那、善根、识住、诸食、念住、诸蕴、六六觉支道支、诸结、学法、及有支等,契经应减。又不应立大地法等。然经所说法门无减;大地法等、实可建立。故知别有诸心所法。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道庆(唐常州弘业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慧因(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慧皓(唐安州方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法祥(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静藏(唐终南山玉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圆光(唐新罗国皇隆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海顺(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昙藏(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神迥(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僧凤(唐京师定水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道岳(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功迥(唐汴州慧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神照(唐汴州安业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道杰(唐蒲州栖岩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神素(唐蒲州栖岩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法护(唐东都天宫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玄续(唐蜀都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慧壁(唐苏州法流水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智琰(唐苏州武丘山)[《续高僧传》卷十四] , 道基(唐益州福成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道愻(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頵(唐京师崇义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道宗(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三慧(唐京师灵化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頵(唐苏州通玄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法恭(唐苏州武丘山)[《续高僧传》卷十四] , 智正(唐终南山至相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棱(唐襄州紫金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智拔(唐襄州常济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慧瑜(唐荆州玉泉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