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四种入胎

出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

p0427
瑜伽二卷十九页云:云何四种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谓轮王,二谓独觉,三谓菩萨,四谓所余有情。
二解 俱舍诸九卷六页云:前说倒心入母胎藏,一切中有皆定尔耶?不尔!经言:入胎有四。其四者何?颂曰:一于入正知,二三兼住出,四于一切位,及卵恒无知,前三种入胎,谓轮王二佛,业智俱胜故,如次四余生。论曰:有诸有情,多集福业,勤修念慧,故死生时念力所持,正知无乱。于中或有正知入胎,或有正知住胎兼入,或正知出兼知入住。兼言为显,后必带前。有诸有情,福智俱少,入住出位皆不正知。入不正知,住出必尔。顺结颂法,故逆说四。诸卵生者,入胎等位皆恒无知。如何卵生从卵而出,言入胎藏?以卵生者先必入胎,或据当来名卵生者。如契经说,造作有为世间,亦言煮饭、磨麨,故说卵生入胎无失。云何三位正不正知?且诸有情若福微薄,入母胎位起倒想解,见大风雨、毒热严寒,或大军众、声威乱逼,遂见自入密草稠林、叶窟茅庐、投树墙下,住时见已住在此中,出位见身从此处出。若福增多,入母胎位起倒想解,自见己身入妙园林,升花台殿,居胜床等,住出如前。是谓三时不正知者。若于三位皆能正知,于入等时无倒想解,谓入胎位知自入胎,住出胎时自知住出。又别显示四入胎者,且前三种谓转轮王、独觉、大觉。如其次第,初入胎者谓转轮王,入位正知非住非出;二入胎者谓独胜觉,入住正知非于出位;三入胎者谓无上觉,入住出位皆能正知。此初三人以当名显,何缘如是三品不同?由业、智、俱,如次胜故。第一业胜,谓转轮王宿世曾修广大福故。第二智胜,谓独胜觉久习多闻,胜思择故。第三俱胜,谓无上觉,旷劫修行胜福智故。除前三种,余胎卵生福智俱劣,合成第四。
三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一卷十二页云:四种入胎者,有不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是第一入胎。有正知入母胎,不正知住,不正知出,是第二入胎。有正知入母胎,亦正知住,不正知出,是第三入胎。有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是第四入胎。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四种入母胎,乃至广说。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分别。契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不说者今欲说之,故作斯论。云何不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答:此有二种,谓若薄福者,于入胎时起颠倒想、颠倒胜解,见天阴惨寒切风雨,多人闹乱,大众聚集,便念我今且入如是草棘丛中,或稠林间草窟叶窟,或住如是墙间树下,以避风雨及诸喧乱,念已卽见身往其中。彼住胎时,亦起如是倒想胜解,谓我今住如是丛林草窟叶窟、墙间树下,须臾止息。彼出胎时,亦有如是倒想胜解,谓我今出如是丛林草窟叶窟,或舍墙间树下而去。若福德者,于入胎时亦起颠倒想、颠倒胜解,见天阴惨寒切风雨,多人闹乱,大众聚集,便念我应入此园苑,或花林间,或升殿堂,或登楼阁,以避风雨及诸闹乱,念已卽见身入园中乃至登阁。于住胎时,亦起如是倒想胜解,谓我今住如是园苑花林堂阁,跏趺而坐。于出胎时,亦有如是倒想胜解,谓我今出如是园苑,乃至从于楼阁而下。是名第一不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云何正知入母胎,不正知住,不正知出?答:有多福者,入母胎时,不起颠倒想、颠倒胜解,能自了知我今入母胎,彼住胎出胎便不正知,如前广说。是名第二正知入母胎不正知住不正知出。云何正知入母胎,亦正知住,不正知出?答:有多福者,于入母胎、住母胎时,皆不起颠倒想颠倒胜解,能自了知我今入母胎,我今住母胎,然于出时便不正知,广如前说。是名第三正知入母胎亦正知住不正知出。云何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答:有多福者,入母胎时,住母胎时,出母胎时,皆不起颠倒想、颠倒胜解,能自了知我今入母胎,我今住母胎,我今出母胎,是名第四正知入母胎住出亦尔,如彼广说。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智能(唐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玄觉(唐玉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道因(嵩公,宝暹)(唐益州多宝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智贤(唐波凌国)[《宋高僧传》卷第二] , 觉救(唐洛京白马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佛陀波利(唐五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 , 尊法(唐)[《宋高僧传》卷第二] , 无极高(唐西京慧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极量(唐广州制止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实叉难陀(唐洛京大遍空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日照(周西京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天智(周洛京魏国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慧智(明佺)(周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寂友(周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智通(唐京师总持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智严(唐京师奉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宝思惟(唐洛京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菩提流志(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怀迪(般若力,善部末摩)(唐罗浮山石楼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寂默(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莲华精进(唐丘慈国莲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戒法(唐北庭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莲华(唐)[《宋高僧传》卷第三] , 飞锡(唐大圣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子邻(唐京师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般若(唐醴泉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悟空(唐上都章敬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满月(智能轮)(唐京师)[《宋高僧传》卷第三] , 窥基(唐京兆大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道世(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