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言过
出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
p0699
瑜伽十五卷十八页云:言过者:谓立论者,为九种过,污染其言,故名言过。何等为九?一、杂乱,二、粗犷,三、不辩了,四、无限量,五、非义相应,六、不以时,七、不决定,八、不显了,九、不相续。杂乱者:谓舍所论事,杂说异语。粗犷者:谓愤发掉举,及躁急掉举。不辩了者:谓若法若义,众及对论,所不领悟。无限量者:谓所说义,言词复重,或复减少。非义相应者:当知有十种。一、无义,二、违义,三、损理,四、与所成等,五、招集过难,六、不得义利,七、义无次序,八、义不决定,九、成立能成,十、顺不称理诸邪恶论。非时者:谓所应说,前后不次。不决定者:谓立已,复毁;毁、而复立;速疾转换,难可了知。不显了者:谓言招讥弄,不领而答。先为典语,后为俗语。或先俗语,后复典语。不相续者:谓于中间,言词断绝。凡所言论,犯此九失;是名言过,堕在负处。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智能(唐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玄觉(唐玉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道因(嵩公,宝暹)(唐益州多宝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智贤(唐波凌国)[《宋高僧传》卷第二] , 觉救(唐洛京白马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佛陀波利(唐五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 , 尊法(唐)[《宋高僧传》卷第二] , 无极高(唐西京慧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极量(唐广州制止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实叉难陀(唐洛京大遍空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日照(周西京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天智(周洛京魏国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慧智(明佺)(周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寂友(周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智通(唐京师总持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智严(唐京师奉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宝思惟(唐洛京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菩提流志(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怀迪(般若力,善部末摩)(唐罗浮山石楼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寂默(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莲华精进(唐丘慈国莲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戒法(唐北庭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莲华(唐)[《宋高僧传》卷第三] , 飞锡(唐大圣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子邻(唐京师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般若(唐醴泉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悟空(唐上都章敬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满月(智能轮)(唐京师)[《宋高僧传》卷第三] , 窥基(唐京兆大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道世(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