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印度哲学

出自:《佛学大词典 》

印度称哲学为‘见解’(梵dars/ana ),其特色是不受自然科学所限,以探究一切万物普遍之根本真理为主,且具有极浓厚之宗教色彩。于印度哲学史中,也有唯物论者及怀疑论者之产生,虽然如此,然仅限于一个时期,并且不带有传统色彩。印度各派哲学,除唯物论以外,其他皆主张从人生之痛苦中脱离出来,而进入一种永远、普遍之世界,亦即为一种宗教实践。
 雅利安人于西元前十三世纪前后入侵印度,至西元前一千年成立梨俱吠陀(梵R!g -veda )时代之宗教,于此期间,他们均过着定居之集体生活,信奉自然神、英雄神,及维持社会秩序之律法神。此外,天则(梵r!ta )、禁制(梵vrata )、达磨(梵dharman ,即后来的 dharma)等根本法则亦随之产生。然在梨俱吠陀时代,无论对于自然、伦理、祭祀等之各种思想、活动,皆尚未归类划分,不论神的观念或哲学之原理,亦皆未趋成熟。
 至西元前一千年左右,雅利安人逐渐向东迁徙,占据耶牟那河(梵Yamuna^ )与恒河间最肥沃之土地。战争平息后,其生活与文化急遽向上提升而进入梵书(梵Bra^hman!a )时代。以被征服之民族为奴隶(梵s/u^dra ,首陀罗),自称为地位最高之‘祭司’,亦即所谓的婆罗门(梵bra^hman!a )。于奠定阶级制度之同时,亦进行吠陀圣典之编集,此即婆罗门至上、祭祀万能之时代。此一时期,由于古来的多神思想未能满足当时之需,遂有最高统一神之探究,于是出现最高之创造神‘造物主’(梵Praja^pati ),发展而产生一种梵(梵Brahman )我(梵a^tman ,阿特曼)之根本原理,或以‘无’为一切之始的学说。
 其次为森林书(梵A^ran!yaka )时代、奥义书(梵Upanis!ad )时代。奥义书时代乃为专门探究宇宙之本质‘梵’,与个人之本质‘我’之奥义书哲学之成立期。
 西元前六世纪,为印度文化之转变期。位居东方边域之摩揭陀王国等国勃兴,文化中心亦随之东渐,新兴都市建立,受自由思想家影响之新思想抬头。此时期之特色在于对抗梵我的本质主义哲学,而感觉论、唯物论之倾向亦颇强烈,甚至含有怀疑、厌世、虚无之色彩。所谓‘六师外道’即为此一思想之代表:(一)阿耆多,主张有地、水、火、风四元素,认为人皆由此四元素构成,身体破灭时亦随之消灭。此系感觉之唯物论,为顺世派之先驱。(二)散若夷,否定认识之客观具有绝对准确之性质,而唱不可知论。(三)末伽梨,为邪命外道之代表者,认为生存者之构成要素有灵魂、地、水、火、风、虚空、得、失、苦、乐、生、死等十二种,而视之为实体。主张无因论,否定依业之轮回。(四)婆浮陀,认为有地、水、火、风、苦、乐、命我等七种要素。(五)不兰迦叶,主张道德之善恶不招生善恶果报,立无道德论。(六)尼乾陀若提子,即耆那教之教祖伐驮摩那(梵Vardhama^na ),别名摩诃毗罗(梵Maha^vira ,意译大雄),系与佛陀同时代之人,曾将二三百年前左右之波斯(Pasa)教义加以修改,而立不杀生、不妄语、离不与取、不邪淫、无所得等五大誓。其世界观系依运动之条件(梵dharma )、静止之条件(梵adharma )、虚空(梵a^ka^s/a )、命我(梵ji^va )、素材(梵pudgala )等五种有聚(梵astika^ya )所作之理论推衍。
 佛教教祖释迦牟尼亦在此时出现,其特色乃是中止形而上学及本质主义之推论方式,而从现实之中寻求解决之道(梵dharma ,法)。当时之耆那教与佛教逐渐发展成为大宗教,尤以佛教受到阿育王(268 B.C.~232 B.C.顷在位)之归依与护持,遂得向东方各国急遽扩展。
 孔雀王朝时代(317 B.C.~180B.C.顷),佛教分为保守之上座部及革新之大众部两个部派,后来更发展成众多部派。
 从西元前一世纪至西元后二世纪顷,大乘佛教兴起,许多大乘经典亦于此时成立。至此,以前之佛教称为原始佛教与小乘佛教。所谓大乘佛教兴起,乃是由民众所推展的一种宗教改革运动,强调利他精神及菩萨行之实践。此期之学派则推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唯识派)两者势力较大。中观派之世界观系以‘空’思想为基础,瑜伽行派则立‘实有’之说,其思想主旨系针对现实之一种分析考察。
 七世纪左右以来,佛教中受印度教所影响之密教大为盛行,而呈现一种堕落倾向。十三世纪初期,由于回教徒之征服,佛教遂从印度消失。其他各教,如耆那教则在一世纪时分裂为空衣派、白衣派,其后对印度文化之影响甚多,直至近代已趋衰微。其信徒以商人居多。在正统婆罗门系统中则有六派哲学:(一) 数论学派,开祖为迦毗罗(350 B.C.~250 B.C.顷),树立纯粹精神及根本原质之两大原理。(二)瑜伽派,其形上学说与数论学派大致相同,唯瑜伽派主张有最高神。在实践方面,本派强调精神之统一。(三)弥曼差学派,对吠陀圣典所规定的祭祀仪礼之实行及意义,以哲学立场加以研究。此派为耆米尼(200 B.C.~100B.C.顷)所确立。(四)胜论学派,开祖羯那陀(150 B.C.~50 B.C.顷),阐明一切现象,确立实体、性质、运动、普遍、特殊、内属等六项原理。(五)尼夜耶(正理)学派,开祖乔达摩(50~150 顷),又作足目。对于形上学之说法与胜论学派大致相同,较侧重论理学方面之研究。(六)吠檀多学派,开祖为跋多罗衍那(100 B.C.~1 B.C.顷),于吠陀圣典中,特别以奥义书部分为根本,而集梵我哲学之大成。
 婆罗门系思想(婆罗门教)与土著之民间信仰结合而成印度教。主神为毗湿奴及湿婆,以毗湿奴为最高神者称为毗湿奴派,以湿婆为最高神者即称湿婆派,此两派势力最大。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乃印度教信仰之传承,自古以来即为一般印度人所喜爱吟诵,其中薄伽梵歌部分,为印度人敬之如圣典。就整个印度文化史而言,从婆罗门教至印度教之一系列思想潮流,乃印度思想史上之正统。
 由于吠檀多哲学之发展,而有商羯罗(梵S/an!kara, 700~750 顷)之不二一元论、罗摩拏遮(梵Ra^ma^nuja, 1016~1091 顷)的制限不二说、宁巴尔迦(西元十四世纪)之不一不异说等思想出现。
 表现近代思想特征之印度近代思想家有:否定种姓制度(caste)之罗摩难陀(Ra^ma^nanda,西元十四世纪末至十五世纪初,为罗摩拏遮派之修行僧)、否认宗教之区别而强调世俗生活意义之喀比尔(Kabi^r, 1440~1518)、确立纯粹一元论之婆尔罗巴(Vallabha, 1473?~1531)。其后复有那那克(Na^nak, 1469~1538)逐渐肯定现实而树立世俗教团,主张僧侣可以结婚,亦可与商业团体连系,使商业上之利益与信仰功德结合。那那克又结合印度教及伊斯兰教而创立锡克教(Sikhism)。
 受西洋思想之刺激,印度逐渐产生社会改革运动,其颠峰时期有蓝姆汉罗伊(Ra^m Mohan Roy, 1772~1833)在西元一八二八年设立梵教会(Bra^hma-Sama^j),主张崇拜唯一的梵,否认种姓阶级歧视,认为寡妇可以再婚,鼓动英国总督起而禁止焚死寡妇之习俗。十九世纪之改革运动中,最有魄力的首推在西元一八七五年创立雅利安协会(a^rya-Sama^j)之戴雅南达沙罗斯婆地(Daya^nandaSarasvati^, 1824~1883)。继之推展印度各宗教成为世界性活动者有:罗摩克利须那传道会(The Ramakrishna Mission),罗摩克利须那(梵Ra^makr!s!n!a, 1834~1886)富有神秘之灵感,且深受近代理性主义之影响,主张诸宗教一致平等,此一传道会为维威卡难达(Viveka^nanda, 1863~1902)所创立。其他类似者有印度服务教团、神智教会等。此外,由于佛教复兴运动产生而有摩诃菩提会(The Maha^bodhi Society)之创立,并与种姓制度废止运动相结合。其后,印度独立之父甘地(Gandhi, 1869~1948)、泰戈尔(Tagore, 1861~1941)、奥若宾都遘须(Aurobindo Ghosh, 1872~1950)、罗达克利须南(Radhakrishnan, 1888~1975)等人之思想,影响后代至钜。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