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味处
出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
p0809
俱舍论一卷七页云:已说声处;当说味处。味有六种。甘、醋、咸、辛、苦、淡、别故。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八页云:云何味处?谓味,为舌已正当尝,及彼同分;是名味处。又味为舌增上,发舌识;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是名味处。又味于舌已正当碍,及彼同分;是名味处。又味为舌已正当行,及彼同分;是名味处。如是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味,名为味处;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证。此复云何?谓四大种所造根味,茎味,枝味,叶味,花味,果味,食味,饮味,及诸酒味,苦味,酢味,甘味,辛味,咸味,淡味,可意味,不可意味,顺舍处味,及余所有舌根所尝,舌识所了,所有名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谓名味,名味界,名味处,名彼岸。如是味处,是外所摄。
三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味处云何?谓味,是舌已正当所尝,及彼同分。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 , 不善业道皆从三不善根等起 , 不为憍逸饰好端严食于所食 , 不于暴恶犯戒有情作饶益戒 , 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 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 , 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 不善惑中不善根非不善根分别 , 不净观与舍无量所治欲贪差别 , 不由功用暂作意时一切义成决择 , 不如实知缘起道理者有五种过患 , 不还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 不于有情现行辛楚加行等令得义利戒 , 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 , 心 , 心受 , 心所 , 心老 , 心栽 , 心法 , 心相 , 心倒 , 心乱 , 心狂 , 心错乱 , 心老病 , 心下劣 , 心被缚 , 心狂乱 , 心依处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