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寿州智通禅师

出自:《五灯会元 - 宋·普济 》

  寿州智通禅师者,安丰人也。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拜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师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邪?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转识为智者,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师礼谢,以偈赞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污染名。」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全玼(唐南岳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慧沐(唐越州明心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亡名(祝融峰禅者)(唐幽州南瓦窑)[《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栖隐(宝安)(唐洪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金和尚(唐河东悬瓮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无作(梁四明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贯休(处默,昙域)(梁成都府东禅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国道者(梁庐山双溪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智宣(梁泉州)[《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齐己(梁江陵府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无迹(后唐灵州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辩光(后唐明州国宁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自新(晋宣州)[《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行修(汉杭州耳相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宗渊(宋宜阳柏阁小)[《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赞宁(《宋高僧传》作者) , 沙啰巴(元燕都庆寿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净真(松江兴圣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祖觉(眉州中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若讷(临安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了然(台州白莲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了宣(明州宝林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性澄(元杭州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蒙润(杭州下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真净(杭州上天竺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允若(绍兴云门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必才(杭州演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善继(天台荐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子文(明州宝云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融照(松江延庆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