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三藏伽陀

出自:《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于凌波居士著 》
玄奘大师为了说明三类境的假实,留下了一首偈子,收在《法苑义林二执章》,及《成唯识论枢要》中。偈子是:‘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偈子的意思是,性境者,即是实境,指五根、五尘实种子所生的相分境。‘不随心’者,以此根尘相分是实种所生,不能随见分种生。‘独影唯随见’者,指独影境(第六识分别心幻想出的无体相分)是随从见分种生起的,其本身并无别种。‘带质通情本’句,质是本质,有实本质、而又无境之自相,称带质境,这是介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的一种境。‘通情本’者,情是能缘之心,本是所缘之境。也就是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时,此相分之境性质不定,或从属于能缘之心,或从属于所缘之境︰而此相分的种子也不定,或与其本质同种而生,或与见分种同种而生。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第六识分别心缘草绳以为是蛇,都是带质境。‘性种等随应’,是生起根、尘性境的种子,随需要而生起也。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扫一扫关注微信号
万能查询网
正在处理中,请稍候 ...X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 - 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