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似异喻五过
出自:《佛学大词典
》
因明用语。又作异喻五过、似异法喻五过。为因明三支作法喻(比喻)支中,所举十种过失之后五种。即:(一)所立法不遣,所立,宗(命题)之意;不遣,不遮遣之意。因明论式中,‘异喻’须与宗之后陈(述词)及因(理由)无关,异喻若不能遮遣,而与其所立之宗有关时,即失去所立遮遣之效力。例如‘彼为中国人(宗),南京人故(因),如乡下人(异喻)’之论式中,异喻与宗之后陈有关(当立一无关之否定性异喻),故犯此过。(二)能立法不遣,宗为所立,因为能立,异喻对因无遮遣效力者,称为能立法不遣。例如‘声常(宗),无质碍故(因),如业(异喻)’之论式中,声论师与胜论师均以‘业’为无质碍,故成所立(宗)不遣之过。(三)俱不遣,指对宗之后陈及因均无遮遣效力者。例如‘声常(宗),无质碍故(因),如虚空(喻)’之论式中,‘虚空常住’与‘无质碍’均为立者(立论者)、敌者(问难者)所共同承认者,故无遮遣之效力。(四)不离,因明之规则为‘同喻者合,异喻者离’。例如于‘声常(宗),无质碍故(因),诸无质碍者皆常,如虚空中(同),诸无常者皆质碍,如瓶等(异)’之论式中,如缺‘诸无常者皆质碍’之离作法,即犯不离之过。(五)倒离,指堕于‘先因后宗’之过失。盖离作法于异喻中,须以‘先宗后因’为原则,若颠倒此一关系而成‘先因后宗’,则犯此过。例如于‘声常(宗),无质碍故(因),凡无常者皆有质碍,如瓶等(异喻)’之论式中,异喻若改为‘凡有质碍者皆无常’即成倒离之过。[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末]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网友正在查: 莲宗宝鉴(七卷) ,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一卷) ,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一卷) , 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一卷) , 天台八教大意(一卷) , 国清百录(四卷) , 永嘉集(一卷 前有魏静序) , 金刚錍(一卷 前有净岳科序) , 始终心要(一卷) , 十不二门 , 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 前有遵式序) , 修忏要旨 ,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一卷) , 天台传佛心印记 , 天台四教仪(一卷) , 天台四教仪集注(十卷) , 宗镜录(百卷) , 景德传灯录(三十卷) , 续传灯录(三十六卷) , 传法正宗记(十卷) , 传法正宗论(二卷) , 宗门统要续集(二十卷或作二十一卷 前有径山希陵序耿延禧序) , 禅宗正脉(二十卷) ,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二十一卷 前有张抡序)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卷 前有明教嵩赞) , 古尊宿语录(四十八卷 中有阿育王山住持大观序) , 黄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并宛陵录一卷) , 万善同归集(六卷) , 唯心诀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