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袈裟

出自:《佛教器物简述 》

梵文意译坏色。僧尼的法衣。由若干布片拼缀而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记载,火浣布,汉世西域旧献此布,中间久绝,魏文帝着《典论》明其不然。“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尝着《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也。至是西域使人献火浣布袈裟,于是刊灭此论。”《北史.西域传.疏勒国》:“文成末,其王遣使送释迦牟尼佛袈裟一,长二丈余。帝以审是法衣,应有灵异,遂烧之以验虚实,置于猛火之上,经日不然。”《五灯会元.东士祖师.六祖慧能大鑒禅师》:“有诏谢师,并赐磨衲袈裟、绢五百匹、宝钵一口。”清田雯《游少林寺记》:“一碑刊武功者十三人,惟昙宗授大将军,其余不欲官,赐紫罗袈裟各一袭。此可补《唐书》之阙矣。”清洪亮吉《里中十二月词.十二月》:“袈裟三百红满街,穿遍一城云化斋。”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