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报错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 在线佛学大辞典 - 佛学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价值哲学

出自:《佛教哲学大词典 》

读音:[jia4 zhi2 zhe2 xue2]

究明价值的本质,且整理出一套系统的学说,称为价值哲学或价值论。价值的问题在心理学、经济学的范畴,虽亦已展开研究,惟针对价值的本质、何谓价值、如何认识价值、价值与事实的关系如何等等的问题,正式进行研究,则是始自十九世纪末叶。属于新康德派、且首创德国西南学派的温德尔班德(Wilhelm Windelband,一八四八年~一九一五年),与继承其学说的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一八六三年~一九三六年)等人对“相关性”的注目,可称其先驱。温德尔班德否定形而上学,认为哲学是处于道德、艺术、宗教等根柢的一门普遍妥当价值的学问。再而区分自然科学与历史的研究方法,主张自然科学是以不断重复的同型性为研究对象,而建立一般法则,但历史不同,是以一次的个体性为对象,并作记述。李凯尔特继承此说,且予发展,提倡自然为无价值的现象,反之,文化则与价值为相关的事实,主张应将历史称为文化科学。指出此时的价值并非由于一次性、个体性才有其价值,而是因为其与人类的理想有关联才产生价值。换言之,价值并非实在,而是有妥当性的事物,从价值问题的解决上,作出极具深义的说明。更于美国出现杜威(John Dewey,一八五九年~一九五二年),针对欧洲以“知”为基础的思惟,而建立以“生”为着眼的思想,向以往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开刀,尤其对真更予重新厘清。倡导真并非与善、美并列的价值内涵,而是实现善、美的“价值手段”。日本甚早即为德国哲学占有哲学界的主流,而以真、善、美或圣(温德尔班德)为价值内涵。惟创价学会首任会长牧口常三郎则于一九三一年(日本昭和六年)发表的论着里,树立善、利、美的体系。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能查询网
万能查询网公众号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08-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