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读音:[ku3]
寗逼迫之义,谓折磨身心的不快、痛苦。“乐”的相对词。有时亦区别身与心,而将身所感者称为苦,心所感者称为忧。佛法上,是从各种角度就苦作一阐明。(1)二苦。有老病死等,由自己身心引起的苦(依内苦),及由外部所受的苦(依外苦)二种。至于外苦又有由恶人、兽(有情)等所引起的害苦,及因风雨寒热等的自然(非情)所引起的灾害二种。(2)三苦。由风水害、天灾等不好对象所感受的苦(苦苦),因良好对象败坏时所感受的苦(坏苦),因森罗万象变化无常而感受的苦(行苦)三种。另外于是依苦的程度,而举出上苦、中苦、下苦的三苦。(3)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四种。(4)八苦。四苦及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的苦)、怨憎会苦(与所憎者相会的苦)、求不得苦(求而不得的苦)、五盛阴苦(亦谓五阴盛苦,因形成身心的五阴不调和所引起的苦),合称八苦。亦有将生老病死合为一苦,再加其后的四苦而为五苦者。蕌十苦。第三十五卷(大正第十一卷第一九六页)述示人的苦有十种。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三受之一)、忧苦、病恼苦、流转大苦的十苦。第四十四卷(同第三十卷第五三六页)所说的一百一十苦。珯亦有将老病死称为三种身苦,贪瞋癡称为三种心苦。如此,由种种观点,将苦予以分类。众生依苦、烦恼、业三道,而不断流转于六道生死,惟信奉文底下种、南无妙法莲华经的御本尊,而唱题修行时,则如所示:“正直舍方便,唯信法华经,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人,烦恼、业、苦三道,转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三观、三谛,显于一心;其人所住之处,是常寂光土”(第五三五页),流转于六道苦界的众生亦能领会成佛的至高幸福境涯。佛教所说的四谛(苦、集、灭、道)之一。苦谛在三界六道中,是谓一切诸法皆苦的真理。鎅四念处法门之一。四念处是指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在小乘教为破外道的四颠倒,而说示观心无常、观受为苦、观肉身为不净、观法无我的诸行观。此称四念处之法门,与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为对比。畍有漏、无漏中,相当于有漏。
更多:https://www.chaxunjiao.com/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